中药糊了还能喝吗

关键词: #中药
关键词: #中药
中药煎糊后通常不建议继续服用。煎糊的中药可能发生成分改变或产生有害物质,影响药效甚至导致不良反应。
中药煎煮过程中若出现焦糊,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可能因高温分解而失效,同时部分有机物碳化后可能生成苯并芘等致癌物。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煎糊的药物性质发生改变,原本的治疗作用可能转为毒性。例如补益类药材煎糊后易产生燥热之性,清热类药材煎糊后可能失去寒凉特性。临床常见煎糊后出现药液颜色变深、气味焦苦、底部有黑色沉淀等现象。
特殊情况下,若仅轻微煎干未产生焦糊,可加入适量开水重新煎煮后服用。但需注意观察药液是否变味变色,服用后是否出现恶心、头晕等不适症状。对于含有附子、乌头等毒性药材的方剂,煎煮过程必须严格把控火候,一旦煎糊必须废弃。
建议使用砂锅或陶瓷锅煎药,避免金属器皿导致局部过热。煎煮时保持文火慢煎,水量淹没药材2-3厘米为宜。服用中药期间如出现口舌麻木、心悸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医。日常储存药材应置于阴凉干燥处,受潮霉变的药材同样不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