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检查方法都有哪些

慢性胃炎的检查方法主要有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病理活检、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慢性胃炎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可能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胆汁反流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上腹隐痛、饱胀感、嗳气等症状。
胃镜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充血、水肿、糜烂等病变。检查时医生会通过口腔插入内镜,实时查看胃部情况,必要时可同步进行活检。胃镜检查前需空腹6-8小时,检查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对于疑似萎缩性胃炎或肠上皮化生的患者,胃镜检查尤为重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检测方法包括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血清抗体检测及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试验。尿素呼气试验操作简便且无创,准确率较高,需空腹服用标记尿素后采集呼气样本。若结果为阳性,通常需进行根除治疗。
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医生会钳取少量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病理活检可明确炎症程度、有无萎缩或肠化生,还能鉴别是否伴有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活检标本需经固定、包埋、切片染色等步骤,由病理科医师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胃泌素-17等指标,间接评估胃黏膜功能状态。胃蛋白酶原Ⅰ降低或Ⅰ/Ⅱ比值下降可能提示胃体萎缩,胃泌素-17升高常见于胃窦萎缩。此类检查适用于无法耐受胃镜的人群或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可显示胃黏膜皱襞增粗、紊乱等间接征象,但对浅表性胃炎诊断价值有限。CT或MRI主要用于排除胃部肿瘤、溃疡穿孔等并发症。影像学检查通常作为胃镜检查的补充,不能替代胃镜对黏膜病变的直接观察。
慢性胃炎患者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规律进食,减少浓茶咖啡摄入。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应严格遵医嘱完成四联疗法。定期复查胃镜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尤其对伴有肠化生或异型增生的患者更为重要。出现持续腹痛、消瘦、黑便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