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辨月经还是宫血

妇产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0次浏览

关键词: #月经

月经与异常子宫出血可通过出血规律、伴随症状及病因进行区分。月经是生理性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异常子宫出血则多由内分泌失调、子宫病变等病理因素引起。

1.出血规律

月经出血具有周期性,间隔21-35天,持续3-7天,出血量20-80毫升。异常子宫出血表现为周期紊乱,如经期延长超过10天、经量突然增多或减少,或非经期不规则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常见于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器质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可能导致经间期点滴出血。

2.伴随症状

正常月经可能伴轻度下腹坠胀或腰酸,通常无须处理。异常出血若由子宫腺肌症引起,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子宫内膜息肉可能导致性交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者除月经量多外,可能伴有皮肤瘀斑;排卵障碍性出血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多合并痤疮、多毛。

3.血液特征

月经血呈暗红色,含子宫内膜碎片和纤溶酶,不易凝结。异常出血若为鲜红色大量血块,提示可能存在子宫肌瘤或凝血异常;接触性出血伴脓性分泌物需警惕宫颈病变;绝经后阴道流血无论量多少均属异常,需排除子宫内膜癌。

4.基础体温

有排卵月经的女性,基础体温呈双相变化,高温期持续12-14天。无排卵性子宫出血者体温曲线单相,常见于青春期、哺乳期或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人群,这类出血容易反复发生且难以自止。

5.病理检查

超声可检测子宫肌瘤、内膜厚度异常等器质性病变。诊断性刮宫既能止血又能获取内膜标本,对围绝经期出血尤为重要。宫腔镜可直接观察宫腔内病变,如黏膜下肌瘤或息肉。性激素六项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为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经前淋漓出血。

建议记录至少3个月经周期的出血起止时间、经量变化及伴随症状。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导致下丘脑性闭经。围绝经期女性若出现月经紊乱,应定期妇科检查排除恶性病变。急性大出血时需立即平卧并急诊就医,长期慢性失血者应注意补充铁剂预防贫血。所有异常子宫出血均需经专业医生评估,不可自行服用止血药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