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
呼吸内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呼吸内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需综合管理气道、器械消毒及患者体位等措施,主要手段包括严格手卫生、抬高床头、每日镇静中断评估、声门下分泌物引流、选择合适的气囊压力。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需用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剂或肥皂水彻底洗手,可减少致病菌传播。操作呼吸机管路前必须执行手卫生,避免将环境中的耐药菌带入患者气道。建议使用感应式洗手液装置并定期监测手卫生依从性。
患者保持30-45度半卧位能有效减少胃内容物反流误吸。需使用量角器确认角度,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需个体化调整。长期卧床患者应每2小时调整体位,配合使用防压疮气垫床。
每日暂停镇静药物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缩短机械通气时间。评估时需监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达标后尽早拔管。可配合使用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等短效镇静剂。

采用带声门下吸引功能的气管导管,每1-2小时负压吸引分泌物。吸引前注入2-3毫升生理盐水稀释痰液,负压不超过150mmHg。注意观察分泌物性状,出现脓性痰需送细菌培养。
维持气管导管气囊压力20-30cmH2O,每4小时用测压表检测。压力不足易导致误吸,过高可能引发气管黏膜缺血。可选用聚氨酯材质气囊导管,配合使用气囊压力持续监测仪。

除上述措施外,应定期更换呼吸机管路但避免频繁更换,每周1次即可。加强口腔护理每日4-6次,使用氯己定漱口液。营养支持选择幽门后喂养,控制胃残余量小于200毫升。对高危患者可预防性使用碳酸氢钠注射液雾化。医护人员需每年接受呼吸机相关肺炎防控培训,科室每月进行感染率统计分析。患者脱机后需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如腹式呼吸、咳嗽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