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步骤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步骤主要包括术前准备、体位摆放、穿刺定位、置管引流、固定观察等环节。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气胸、血胸、脓胸等胸腔积液或积气疾病,需由专业医生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术前需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完善胸部影像学检查明确积液位置。准备无菌手术包、引流管、水封瓶、局部麻醉药等器械药品。向患者说明操作过程,签署知情同意书。消毒铺巾范围需超过穿刺点周围15厘米,避免术中污染。
患者取半卧位或健侧卧位,患侧上肢上举抱头以充分暴露肋间隙。气胸患者穿刺点常选锁骨中线第2肋间,液胸患者多选腋中线第6-7肋间。体位摆放需确保穿刺部位充分显露,同时保持患者呼吸通畅。
采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逐层麻醉皮肤、皮下组织至胸膜。用手术刀在穿刺点作小切口,止血钳钝性分离肋间肌。穿刺针沿肋骨上缘垂直进针,突破胸膜时有明显落空感,回抽见气体或液体确认进入胸腔。
经穿刺针导入导丝后退出穿刺针,沿导丝置入多侧孔引流管,深度约5-10厘米。连接预先注水的水封瓶,观察水柱波动情况。引流管需保持垂直走向避免扭曲,确保引流系统完全密闭,防止气体反流或液体倒灌。
缝合固定引流管于皮肤,外敷无菌敷料。术后定期观察引流液性状、引流量及水封瓶波动情况。嘱患者避免牵拉管道,咳嗽时需按压穿刺部位。引流期间需监测患者呼吸音变化,拍摄胸片评估肺复张情况。
术后需保持引流系统密闭通畅,每日记录引流量,观察有无气泡溢出。引流瓶应低于胸腔水平,防止液体逆流。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出现呼吸困难、发热或引流液异常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拔管前需夹管观察24小时,确认无气液积聚后拆除缝线,伤口覆盖敷料至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