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肌损伤

心肌损伤是指心肌细胞因缺血、缺氧、炎症或机械性损伤导致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常见于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等疾病。
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发心肌细胞坏死。典型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或下颌。治疗需尽快恢复血流,如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片、氯吡格雷片等药物,必要时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心肌炎,导致心肌细胞水肿坏死。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心悸、活动后气促。需卧床休息并使用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片、曲美他嗪片等改善心肌代谢,重症需免疫抑制剂治疗。
酒精、化疗药物或重金属等毒性物质可直接破坏心肌细胞膜。表现为逐渐加重的乏力、水肿。治疗包括戒断毒物接触,使用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溶液、门冬氨酸钾镁片等营养心肌药物。
心脏挫伤、瓣膜病或高血压导致心肌长期超负荷工作。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咳嗽。需控制原发病,如使用缬沙坦胶囊、美托洛尔缓释片减轻心脏负荷,严重瓣膜病变需手术修复。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代谢紊乱干扰心肌能量供应。常见多食消瘦、心动过速。需积极控制血糖甲功,配合硫辛酸胶囊、三磷酸腺苷二钠片改善细胞代谢。
心肌损伤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步行或游泳,强度以不引发胸闷气喘为度。戒烟限酒,保证7-8小时睡眠,定期监测血压心率。若出现持续胸痛、夜间不能平卧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