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的常见症状
肛肠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肛肠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内痔的常见症状主要有便血、肛门肿物脱出、肛门瘙痒、肛门坠胀感和排便疼痛。内痔是肛垫静脉丛曲张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根据症状发展可分为早期、进展期和终末期表现。

便血是内痔最早出现的症状,表现为排便时粪便表面附着鲜红色血液或便后滴血。出血量通常较少,与粪便不混合,多因排便时硬质粪便摩擦痔核表面黏膜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引起。长期反复出血可能导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轻度出血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改善,持续出血需就医排除其他消化道疾病。
随着痔核增大,可能在排便时从肛门脱出,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手动推回或持续外脱。脱出痔核可能因嵌顿出现水肿坏死,伴随剧烈疼痛。该症状通常出现在内痔进展期,与肛垫支持结构松弛有关。避免久蹲久坐、练习提肛运动有助于缓解,严重脱出需考虑胶圈套扎或手术切除。
痔核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瘙痒,多发生在痔核反复脱出后。分泌物使局部潮湿易滋生细菌真菌,可能继发肛周湿疹。保持肛周清洁干燥,使用温水坐浴可减轻症状。需注意与寄生虫感染、皮炎等疾病鉴别,顽固性瘙痒应检查是否合并肛瘘等病变。

痔核充血增大可产生肛门坠胀不适,尤其在久站久坐后加重。这种坠胀感源于直肠下端压力感受器受刺激,可能误被感知为排便不尽感。调整排便习惯避免用力努责,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可缓解症状。若持续存在需肠镜检查排除直肠肿瘤等疾病。
单纯内痔通常无痛,但当痔核脱出嵌顿、血栓形成或合并肛裂时会出现排便疼痛。疼痛多为锐痛,排便后可能持续数小时。急性期可用温水坐浴缓解痉挛,必要时医生可能开具复方角菜酸酯栓、痔疮膏等药物。需注意与肛周脓肿、直肠炎等疼痛性疾病鉴别。

预防内痔症状加重需保持规律排便习惯,每日摄入足够水分和20-30克膳食纤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建议每坐立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坚持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力。出现持续便血、不能回纳的肿物脱出或剧烈疼痛时,应及时至肛肠科就诊,根据病情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孕妇等特殊人群出现痔疮症状应在产科医生指导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