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中药的外治方法是什么
口腔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口腔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口腔溃疡的中药外治方法主要有含漱法、涂敷法、贴敷法、吹药法、熏洗法。口腔溃疡可能与胃肠积热、阴虚火旺、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黏膜红肿、疼痛等症状,外治法可直接作用于患处缓解症状。

选用清热解毒类中药煎汤含漱,如金银花、连翘、甘草各10克加水煮沸后放凉,每日含漱3-5次。含漱液能清洁创面并抑制细菌繁殖,适用于溃疡面积较大或伴有渗出者。注意含漱后30分钟内避免进食,过敏体质者需先测试口腔耐受性。
将冰硼散、锡类散等中成药粉末用棉签蘸取后轻涂溃疡面,或使用西瓜霜喷剂直接喷洒。涂敷药物可形成保护膜隔离刺激,含有的青黛、硼砂等成分具有消肿止痛功效。涂药前需清洁口腔,涂药后暂禁饮食,孕妇及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取吴茱萸研末醋调成糊状,睡前贴敷于足底涌泉穴,晨起去除。此法通过经络传导引火下行,适合反复发作的虚火型溃疡。皮肤破损或过敏者禁用,贴敷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局部出现红疹需立即停用。

用细管将养阴生肌散、珠黄散等极细药粉吹至溃疡表面,每日2-3次。吹药能使药物均匀覆盖创面,促进黏膜修复,操作时注意避免呛咳。急性炎症期或出血性溃疡慎用,吹药后保持口腔静止10分钟。
选用黄柏、苦参、白鲜皮各15克煎汤,趁热蒸汽熏蒸口腔后温液漱口。熏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适合深大溃疡伴周围组织水肿者。熏蒸时保持20厘米距离防止烫伤,药液温度控制在40℃以下。

中药外治期间需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若溃疡超过2周未愈、直径超过5毫米或伴有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白塞病、扁平苔藓等系统性疾病。外用药出现局部灼痛加重或皮疹时应暂停使用,孕妇及过敏体质者用药前需咨询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