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疾病的症状

心理健康科编辑 医点就懂
189次浏览

关键词: #儿童 #心理

心理疾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理异常的总称。指一个人由于精神紧张、干扰,在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动上,发生了离开社会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因此,家长们必须重视孩子的心理疾病。通常,这些疾病出现在

1、吸手指,在婴儿时期是常见的现象,2~3岁后明显减少。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会逐渐消失。如果不消失,就是不良行为的偏差。

2、咬指甲是儿童时代常见的不良行为,可以发生男女儿童。程度不同,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这样的孩子经常伴随着睡眠不安和抽动。

3、屏风发作是指婴幼儿受刺激哭闹时,过度通风后出现屏风,呼吸暂停,嘴唇青紫,四肢强直,严重者可出现暂时意识障碍。短则0.5-1分钟,长则2-3分钟。多见于2岁以内的儿童。

4、口吃是指说话时语言中断、重复、不流畅的状态,是儿童期常见的语言障碍。大约一半的口吃儿童在5岁前发生。

5、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口头语言比同龄正常儿童迟缓,发展也比正常儿童慢。一般来说,18个月不会说单词,30个月不会说短句的人认为语言发育迟缓。

6、选择性沉默症是指获得语言能力的孩子,受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语言中断,发生沉默的现象,在学校不说话,在家说话。大多数人在3-5岁时生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