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分为四种中医治疗妙计
传染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传染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肺结核在中医理论中可分为肺阴亏损型、阴虚火旺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四种证型,治疗主要有滋阴润肺、清热降火、益气养阴及调和阴阳等方法。中医治疗肺结核常用百合固金汤、月华丸、保真汤、补天大造丸等方剂,配合针灸、食疗等综合调理。

肺阴亏损型肺结核多表现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午后潮热、夜间盗汗等症状。治疗以滋阴润肺为主,常用百合固金汤加减,方中百合、生地黄、熟地黄可滋养肺阴,玄参、麦冬清热生津。可配合针刺肺俞、太渊等穴位。日常建议食用银耳莲子羹、雪梨炖冰糖等滋阴润肺的食物。
阴虚火旺型常见咳血鲜红、骨蒸潮热、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等症。治疗宜滋阴降火,代表方剂月华丸含沙参、麦冬、阿胶等成分,可配合知柏地黄丸使用。针灸可取太溪、三阴交等穴位引火下行。饮食应避免辛辣,推荐藕节煎汤、荸荠汁等清热凉血之品。

气阴两虚型多见咳嗽无力、气短声低、自汗盗汗交替出现。治疗需益气养阴,保真汤以人参、黄芪补气,五味子、麦冬养阴。可艾灸足三里、气海等穴位培补元气。食疗建议山药粥、黄芪炖鸡等平补之品,忌食生冷以免损伤脾胃。
阴阳两虚型为肺结核晚期证候,可见形寒肢冷、咳喘气促、面浮肢肿等危重表现。补天大造丸含鹿角胶、紫河车等血肉有情之品,可阴阳双补。需配合隔姜灸关元、命门等穴位温补元阳。饮食宜温补,如羊肉汤、核桃仁等,但需注意虚不受补情况。

中医治疗肺结核需辨证施治,不同阶段采用相应方药。治疗期间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劳累,居住环境需通风但避风寒。饮食宜清淡营养,忌烟酒及辛辣刺激。需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若出现大咯血、呼吸困难等急症应立即就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抗结核西药不可擅自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