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早期发现肝炎

传染科编辑 医点就懂
126次浏览

关键词: #肝炎

肝炎早期可通过观察皮肤黄染、乏力厌食、尿液深黄、肝区隐痛、低热不退等症状发现。肝炎可能与病毒感染、酒精损伤、药物毒性、代谢异常、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建议出现疑似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肝功能、肝炎病毒标志物及腹部超声。

1、皮肤黄染

巩膜和皮肤发黄是黄疸的典型表现,常见于肝细胞受损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急性肝炎患者可能出现短期内皮肤明显黄染,伴随皮肤瘙痒。此时需检测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病毒性肝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或茵栀黄颗粒进行保肝治疗。

2、乏力厌食

持续疲倦感与食欲下降是肝炎早期非特异性症状,因肝脏合成功能下降导致能量代谢异常。患者可能出现厌恶油腻食物、进食后腹胀等症状。建议进行肝功能五项检查,酒精性肝炎患者需立即戒酒并配合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双环醇片等药物。

3、尿液深黄

尿色呈浓茶样改变提示尿胆红素升高,常见于胆汁排泄障碍。可观察到尿液泡沫增多且不易消散,严重时粪便颜色变浅。此类症状可能与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需检测尿常规和肝炎病毒抗体,必要时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腺苷蛋氨酸注射液治疗。

4、肝区隐痛

右上腹持续性钝痛可能由肝脏肿大牵拉肝包膜引起,按压肋弓下有压痛感。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可能出现该症状伴随关节酸痛,超声检查可发现肝实质回声增粗。治疗需采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片联合硫唑嘌呤片进行免疫调节。

5、低热不退

长期37.5-38℃低热可能是慢性肝炎活动期的表现,与肝脏炎症反应释放致热原有关。常见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往往伴随夜间盗汗,需检测HBV-DNA载量。抗病毒治疗可选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核苷类似物。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严格控制酒精摄入,高蛋白饮食可选择鱼肉、豆制品等易消化食物。建议肝炎高危人群每6-12个月复查肝功能,接种甲肝和乙肝疫苗可预防部分病毒性肝炎。出现症状持续加重或意识模糊等肝性脑病前兆时须立即急诊处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