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型肝炎的诊断

传染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392次浏览

关键词: #肝炎 #诊断 #重型肝炎

急性肝炎是肝病中常见的一种,我们不知道肝病,生活中经常遇到肝病患者,我们知道肝病诊断对及时治疗肝病非常重要,急性重型肝炎危及患者的生命,需要我们重视,接下来介绍重型肝炎的临床分型。

急性重型肝炎分为坏死型和浮肿型两种类型:

坏死型:以大型肝细胞坏死为特征,肝缩小,肝细胞溶解消失,肝小叶周边只剩下少量肝细胞,一般无干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和胆管

浮肿型:病变肝细胞广泛出现显着气球样品,相互挤压。

急性重型肝炎的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译】:急性肝炎的一个临床分型,最常见于甲型病毒性肝炎,其次为戊型病毒性肝炎。),但有高度乏力,显着消化道症状,如严重食欲不振、频繁恶心呕吐、腹胀。发病后10日内,会出现肝性脑病,多数患者在病后5日,首先出现兴奋多语,性格、行为反常,白天嗜睡,夜间不眠,视物不清等。

通常重症肝炎患者进入昏迷期后,治疗困难,肝昏迷一般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判断患者的肝昏迷程度,应结合脑电图、临床反射检查等来确定,根据精神神经表现及脑电图检查有4级和5级分类法。国内一般采用五种等级法。

I级:患者嗜睡,性格轻微变化,快乐或物欲,不像翅膀一样颤抖,脑电图没有明显异常。

ⅱ级:明显性格变化,嗜睡和睡眠节律逆转,方向性和理解能力减弱,神经系统异常,其中翼状振动最具特征,脑电图异常波。

iii级:重精神障碍和方向障碍,木僵硬,四肢肌张力提高,锥体束征阳性。脑电图明显异常,出现q波和三相慢波。

Ⅳ级:浅昏迷,对刺激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亢进。

v级:深度昏迷,临床无反应,各种反射消失,瞳孔扩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