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短期和长期并发症

普外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497次浏览

关键词: #骨折 #并发症

骨折的短期并发症主要有局部感染、脂肪栓塞综合征、骨筋膜室综合征等,长期并发症可能包括创伤性关节炎、骨不连、缺血性骨坏死等。骨折并发症的发生与损伤程度、治疗方式及个体差异有关,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干预。

1、局部感染

开放性骨折或术后伤口护理不当可能导致细菌侵入,引发红肿热痛等局部感染症状。轻度感染可通过清创换药联合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抗生素控制,严重感染需手术引流。日常需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沾水。

2、脂肪栓塞综合征

长骨骨折后骨髓脂肪滴进入血液循环,可能阻塞肺或脑部血管,表现为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紧急处理包括吸氧、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抑制炎症反应,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高危患者需早期制动固定减少脂肪滴释放。

3、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折后血肿或水肿导致筋膜室内压力升高,表现为剧烈疼痛、感觉异常。确诊后需紧急行筋膜切开减压术,术后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减轻水肿,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镇痛。患肢抬高有助于缓解症状。

4、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内骨折后软骨损伤可导致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引发疼痛僵硬。早期可通过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润滑,后期严重者需关节置换术。康复期应控制体重,避免跳跃等冲击性运动。

5、缺血性骨坏死

股骨颈等部位骨折可能破坏供血血管,导致骨细胞死亡塌陷,表现为渐进性髋部疼痛。早期可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延缓骨质破坏,晚期需行带血管蒂骨移植术。建议戒烟戒酒以改善局部微循环。

骨折后应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愈合情况,短期并发症多发生于伤后1-2周,长期并发症可能在数月甚至数年后出现。康复期需保证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适度进行非负重功能锻炼,避免过早承重或剧烈活动。如出现异常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