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测定血糖值时应注意什么?

内分泌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115次浏览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

糖尿病患者测定血糖值时应注意采血部位清洁、仪器校准、测量时间规范、情绪稳定及记录数据完整等事项。

1、采血部位清洁

测量前需用酒精棉片消毒指尖,待酒精挥发干燥后再采血,避免残留液体稀释血液影响结果。优先选择无名指或小指侧面,该区域神经分布较少且不易影响日常活动。若长期单侧采血可能导致局部皮肤增厚,建议轮换手指并观察有无感染迹象。

2、仪器校准

血糖仪需定期使用配套校准液测试,新开封试纸条要核对代码是否与仪器匹配。存放环境应避免高温潮湿,试纸条开封后需在3个月内用完。测量时确保吸血量充足,部分仪器会出现血量不足提示,此时需重新采血。

3、测量时间规范

空腹血糖应在晨起未进食8-12小时后测量,餐后血糖从进食第一口开始计时2小时检测。随机血糖需标注测量时与前次进餐的时间间隔。妊娠糖尿病患者需增加凌晨3点血糖监测,预防夜间低血糖发生。

4、情绪稳定

紧张焦虑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导致血糖短暂升高。测量前静坐5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检测。若出现晕针反应可采取平卧位采血,严重者需心理疏导干预。

5、记录数据完整

除数值外需标注用药情况、特殊饮食或应激事件。使用智能血糖仪可同步存储数据,传统记录本应包含日期时间、测量部位、异常症状等信息。复诊时携带完整记录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患者应建立固定测量习惯,餐前餐后血糖每周至少监测2-3次。选择指尖采血与动态血糖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能更全面反映血糖波动。测量结果异常时需排除操作失误因素,连续异常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保持适度运动,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片等降糖药物。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配合眼底检查和足部护理预防并发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