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查甲状旁腺?

内分泌科编辑 医语暖心
358次浏览

甲状旁腺检查通常包括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和功能评估,主要有血清钙磷检测、甲状旁腺激素测定、超声检查、核素扫描和CT/MRI检查等方式。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可能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针对性检查。

1、血清钙磷检测

通过静脉采血测量血清钙和磷水平是筛查甲状旁腺疾病的基础方法。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常表现为高血钙伴低血磷,而功能减退则相反。检测前需空腹8小时,避免钙剂或维生素D补充剂干扰结果。若结果异常需进一步行甲状旁腺激素检测。

2、甲状旁腺激素测定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检测能直接反映甲状旁腺功能状态。正常值为15-65pg/ml,亢进时显著升高,减退时明显降低。检测需与血钙水平同步分析,因继发性亢进时可能出现PTH升高但血钙正常或偏低的情况。建议采集2次静脉血以提高准确性。

3、超声检查

高频超声可显示甲状旁腺位置、大小和形态,正常腺体直径约3-8毫米。超声能发现增生或腺瘤导致的体积增大,典型腺瘤表现为低回声结节。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但受操作者经验影响较大,对异位甲状旁腺检出率有限。

4、核素扫描

锝-99m甲氧异腈扫描通过放射性示踪剂显像定位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组织,对异位腺体检出有优势。检查前需停用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扫描时可能出现面部潮红等轻微反应。该方法对微小病变敏感性约80%,常与超声联合应用。

5、CT/MRI检查

CT平扫能显示甲状旁腺占位性病变的精确解剖位置,MRI对软组织分辨率更高,适用于术前评估和复发灶排查。增强扫描可鉴别腺瘤与淋巴结,但需注意造影剂过敏风险。这两种检查对甲状旁腺功能判断无直接价值,通常作为定位诊断的补充手段。

日常应注意观察是否出现骨痛、骨折易发、反复肾结石等异常表现,避免长期过量补钙。检查后应按医嘱复查指标,若确诊甲状旁腺疾病需规范治疗。饮食上保持适量钙摄入,成人每日建议800-1000毫克,同时保证充足日照促进维生素D合成。避免同时摄入高钙食物与影响钙吸收的草酸类食物如菠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