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会导致血糖值上升吗?

饥饿一般不会导致血糖值上升,但长期饥饿可能引发低血糖后的反应性高血糖。血糖变化与机体代谢调节机制密切相关,需结合具体情境分析。
健康人群短期饥饿时,胰高血糖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但通常维持在正常范围。此时胰岛素分泌减少,脂肪分解供能,血糖可能轻微波动但不会异常升高。糖尿病患者若擅自停用降糖药后饥饿,可能因胰岛素不足出现酮症酸中毒伴高血糖。长期节食减肥者可能出现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与应激激素大量释放有关。
部分特殊病理状态可能表现为饥饿时血糖升高。胰岛素瘤患者因肿瘤自主分泌胰岛素,饥饿诱发严重低血糖后出现索莫吉效应,表现为血糖反跳性升高。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者饥饿时皮质醇持续分泌,促进糖异生导致血糖上升。肝糖原累积病患者因酶缺陷,饥饿时肝糖原无法正常分解,转而通过脂肪分解产生酮体并升高血糖。
建议规律进食避免长时间饥饿,糖尿病患者需遵医嘱用药。若反复出现饥饿伴心慌、手抖等低血糖症状,或空腹血糖异常升高,应及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水平。日常可携带坚果类零食预防低血糖,避免空腹进行剧烈运动。血糖异常波动者需完善胰腺CT、皮质醇节律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