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是棕色的原因是什么?

泌尿外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328次浏览

尿液是由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重吸收作用形成的代谢废物,外观呈黄色或无色液体状,主要由水、尿酸、尿素、无机盐等成分构成。通常情况下,人类每天需要排尿2~6次,排尿量在1000~2500毫升左右。如果尿液的颜色、气味或尿频发生明显变化,则需要警惕疾病的可能性,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

尿变成棕色的原因是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小组的尿有颜色变化的可能性,身体有可能生病。大多数情况下,尿液呈棕色主要与生理原因和病理原因有关。首先,平时喝水少或者吃药的话,有可能会改变尿液本身的颜色,引起棕色尿液,一般不必过度担心。其次,如果有泌尿系统感染肿瘤结石等,尿液中会有血液成分,从而导致棕色尿液。所以建议经常出现棕尿的人群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治,以免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影响身体健康。治疗期间,患者需适当增加饮水量,促进体内代谢废物和毒素的排放,缩短病程。

尿液异常

1、五色尿液。排除饮水过多的影响因素,无色尿频出现时,需要考虑糖尿病、慢性间质肾炎、尿崩的可能性。

2、白尿。白尿多见于乳糜尿、盐类尿、脓性尿,可能与泌尿道化脓感染有关。

3、盐类尿液。盐类尿液多见于儿童群体,尿液多呈米汤样,放置后易沉淀,通常无需人为干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