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为什么容易患心绞痛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老年人容易患心绞痛主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供血不足、基础疾病控制不佳、自主神经功能退化、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心绞痛通常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能放射至左肩或下颌,需警惕急性心肌梗死风险。

长期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可导致冠状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块使血管狭窄。斑块不稳定时可能破裂诱发血小板聚集,进一步阻塞血管。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等症状。临床常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稳定斑块,改善血流。
随着年龄增长,冠状动脉弹性下降,血管舒张功能减退,运动时无法有效增加心肌供血。合并贫血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血液携氧能力降低会加重缺血。典型表现为快步行走或情绪激动时胸痛,休息后缓解。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尼可地尔片、曲美他嗪片等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
糖尿病血糖波动可损伤血管内皮,高血压未规范治疗会加速动脉硬化,这两种疾病是心绞痛的重要诱因。患者常伴有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并发症。需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控制血糖,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调节血压,同时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和动态血压。

老年人心脏自主神经调节能力下降,对缺血缺氧的敏感度降低,疼痛阈值升高,可能导致隐匿性心绞痛。这类患者易在夜间或静息时突发不适,需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肌缺血变化。必要时使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甲状腺功能减退、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紊乱会间接影响心脏能量供应。甲状腺激素缺乏可导致心率减慢、血脂异常,尿酸结晶沉积可能引发血管炎症反应。这类患者需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非布司他片等药物进行综合调控。

老年心绞痛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优先选择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散步等,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以下。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定期复查冠状动脉CT或运动负荷试验,家属需学会识别胸痛持续不缓解等危险信号并及时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