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鞘膜积液是怎么形成的

男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26次浏览

关键词: #鞘膜积液 #小儿

小儿鞘膜积液是阴囊内鞘膜腔内液体积聚过多形成的疾病,主要与先天性鞘状突未闭合、感染或外伤有关。治疗方法包括观察等待、穿刺抽液和手术治疗。

1. 先天性因素

胎儿时期睾丸从腹腔下降至阴囊时,会形成鞘状突管道。正常情况下这个管道应在出生前闭合,若未能完全闭合,腹腔液体可流入阴囊形成交通性鞘膜积液。早产儿发生率较高,约80%在出生后18个月内可自行闭合。

2. 后天性因素

阴囊部位的外伤可能导致鞘膜分泌增加或淋巴回流受阻。细菌感染如附睾炎睾丸炎也会刺激鞘膜产生过多液体。丝虫病等寄生虫感染在流行地区也是常见诱因,会导致淋巴管堵塞形成非交通性积液。

3. 生理性积液

新生儿中约6%存在暂时性鞘膜积液,与出生后鞘状突闭合过程相关。这类积液通常透亮、无痛,多在6-12个月内自行吸收,不需要特殊处理。哺乳期婴儿若持续哭闹可能使腹压增高,加重积液程度。

治疗方面需根据类型和年龄选择方案。2岁以内非交通性积液可先观察,配合阴囊托带减轻下坠感。穿刺抽液适用于张力较高的单纯性积液,但可能复发。手术采用鞘膜翻转术或鞘膜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阴囊清洁干燥,选择宽松棉质内裤。

小儿鞘膜积液多数预后良好,但需定期复查排除睾丸肿瘤等继发病变。发现阴囊不对称增大或质地变硬应及时就医,超声检查能准确判断积液性质和量。手术治疗后复发率低于5%,术后1周内避免久坐和剧烈活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