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脾胃不和有哪些症状

55137次浏览

脾胃不和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大便异常、乏力、口苦等症状。脾胃不和可能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感湿邪、脾胃虚弱、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胃脘胀满、嗳气、恶心、大便溏薄或便秘、舌苔厚腻等。可通过饮食调理、中药调理、针灸治疗、运动锻炼、情志调节等方式改善。

1、食欲减退

脾胃不和常导致食欲减退,患者可能对食物失去兴趣,进食量减少。这与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有关,食物难以被充分消化吸收。长期食欲减退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建议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山药粥、小米粥,避免生冷油腻。若伴随体重下降或贫血,需就医排除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2、腹胀

腹胀是脾胃不和的典型表现,多因气机阻滞所致。患者常感觉腹部胀满,饭后加重,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轻度腹胀可通过热敷腹部、饮用陈皮水缓解。若腹胀持续存在或伴随呕吐、腹泻,需考虑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可遵医嘱使用保和丸、香砂养胃丸等中成药。

3、大便异常

脾胃不和可引起大便溏薄或便秘,排便次数不规律。脾虚湿盛者多见大便稀溏、黏滞不爽;胃热津亏者常见大便干结。日常可食用薏苡仁、茯苓等健脾祛湿食材,便秘者可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若大便带血、黏液或持续腹泻,需警惕慢性结肠炎等肠道疾病。

4、乏力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不和时气血生成不足,患者易感疲倦乏力,活动后加重,可能伴随面色萎黄。建议规律作息,适当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若乏力严重且持续,需检查是否合并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全身性疾病。

5、口苦

脾胃不和可能导致胃气上逆,出现口苦、口臭等症状,晨起时尤为明显。这与胆汁反流或胃热有关,可饮用菊花茶、金银花茶清热。长期口苦需排除胆囊炎、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者可遵医嘱使用龙胆泻肝丸。

脾胃不和患者日常需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少食多餐为佳。食物选择以温和易消化为主,如南瓜、红枣、莲子等,忌食辛辣刺激、生冷油腻。保持情绪舒畅,避免过度思虑伤脾。适当进行散步、揉腹等轻度活动促进胃肠蠕动。若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或加重,建议尽早就医进行胃镜、便常规等检查,明确诊断后针对性治疗。冬季可艾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温补脾胃,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

相关推荐

脾胃不和怎么办
脾胃不和可通过调整饮食、规律作息、中药调理、穴位按摩、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脾胃不和通常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感寒湿、久病体虚、药物损伤等原因引起。
脾胃不好七大表现
脾胃不好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异常、乏力、面色萎黄、口淡无味、肢体困重等症状。脾胃功能失调可能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感湿邪、久病体虚、先天不足等因素有关,通常需结合具体症状辨证调理。
身体好不好,脾胃说了算
脾胃功能是评估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脾胃健康直接影响营养吸收、免疫力及代谢平衡。脾胃失调可能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通常与饮食不当、情绪压力、慢性疾病等因素相关。
脾胃寒湿吃哪些中成药
脾胃寒湿中成药很多。有归脾丸、香砂六君子、附子理中丸、藿香正气水等等,但是们这些药各有不同的特点。归脾丸是治疗心脾气血两虚,有脾胃虚弱同时会有失眠健忘等,可以养心血,附子理中丸除了去除中焦寒湿以外,温暖中焦的阳气,是典型的温阳益气的药物。香砂六君子没有很强的温阳作用,是四君子汤加木香、砂仁祛湿理气,健脾和胃,没有温阳作用,所以对那种中焦有寒湿的可能在温阳方面,驱寒方面作用比较弱,但是祛湿方面作用很强。最后一个是藿香正气水是中焦湿热,出现了胃肠炎、腹泻这种暑月感冒的症状,用藿香正气水效果比较好。
语音时长 01:28

2021-12-30

82420次收听

一吃完饭就困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问题有很多人就问,一般往往是吃完中午饭容易困,很少会吃完早餐和晚餐就立马困的,这是因为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中午本身阳气比较旺盛的时候,阴气要逐渐升发的时候,可能要让阳气逐渐的下潜,这时候需要休息休息,就是容易犯困,休息20分钟左右,这样就能够立马恢复正常的状况。而且不能够太长时间的休息,超过一个小时就不好了,阳气就被困住了,反而出不来了,就会有一种越睡越难受,就跟又做梦又醒不来,那种很别扭的感觉,这就是休息时间太长了。所以吃完午饭以后休息20分钟,小睡一会是比较好的。如果不睡就真的特别犯困,而且下午的工作效率特别低,这是从中医角度来说的,午饭后有一个午睡,小睡的意义。如果是每顿饭以后都特别困,觉得这种人要么就是脾胃太虚了,要么就身体内湿气很困重,吃完饭以后,食物要消化吸收,所以大量的血液可能会进入到腹腔、肠道里头去发挥作用,这时候脑部的血液供应相对来说会少一点。一般人不会出现特别的问题,这种脾虚、湿困的人可能就会困倦、乏力、头重如裹,就昏昏沉沉的不清醒,所以这种人应该要去湿气、要健脾,像这种天气、湿气本身就很大,用藿香正气散有效果。如果是舌体胖大、齿痕比较明显,可以用参苓白术散,里边还可以加一些藿香、佩兰、泽泻、车前草等等这些利水渗湿、芳香化湿的药物,就有明显的疗效,养成好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
语音时长 02:36

2021-10-15

58884次收听

02:13
脾胃寒湿吃什么中成药
脾胃寒湿中成药很多。有归脾丸、香砂六君子、附子理中丸、藿香正气水等等,但是它们这些药各有不同的特点。归脾丸是治疗心脾气血两虚,有脾胃虚弱同时会有失眠健忘等,它可以养心血,附子理中丸除了去除中焦寒湿以外,它温暖中焦的阳气,是典型的温阳益气的药物。香砂六君子没有很强的温阳作用,它是四君子汤加木香、砂仁祛湿理气,健脾和胃,它没有温阳作用,所以对那种中焦有寒湿的可能在温阳方面,驱寒方面作用比较弱,但是祛湿方面作用很强。最后一个是藿香正气水是中焦湿热,出现了胃肠炎、腹泻这种暑月感冒的症状,用藿香正气水效果比较好。
03:09
脾胃虚寒的症状特征是什么
脾胃虚寒是中医临床上的常见的术语,症状特征包括脾胃的功能下降,脾胃中医认为是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脾气的功能下降时,出现消化吸收功能不良,此种情况多数会出现食欲不振、周身乏力。脾气不足时,体内的湿气会存在,体内出现四肢的酸痛,即无精打采、精神不够,可能会出现下肢轻度浮肿。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白带异常。长期营养吸收不良,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如儿童身高偏低,另外囟门闭合延迟,牙齿生长比较慢。出现脾气不足的情况,可以用薏米、莲子、芡实、山药等煮粥喝,亦可以吃补气健脾的药物。
脾胃虚寒如何调理
脾胃虚寒可通过中药调理、生活调理、饮食调理改善病症,恢复脾胃正常功能。
03:00
舌苔白怎么办
舌苔白可以从避免过食生冷,多吃温热性食物,服用祛湿的药物,食物上多吃平和的食物如大枣、银耳、薏米等方面进行调理。一、舌苔白,中医认为体内可能有寒,无论是受寒,还是因为过食生冷的东西,伤了脾阳引起寒质,这时要尽量避免过食生冷,多吃温热性的东西。二、舌苔发白,有反光的表现,中医认为不管体内有寒而且有湿,这时在驱寒的同时加上祛湿的药物。三、舌苔白有干燥,说明体内有寒,阴气不足,用散寒清燥的方法。
01:59
脾胃虚寒怎么调理
脾胃虚寒可以通过热疗法、少吃生冷食物、吃温热属性食物、调整作息习惯等调理的办法。脾胃虚寒的患者会表现为全身怕冷,脾胃运化功能减退以及食欲减退。一、可以采用热疗法,即用热水袋或者热宝贴敷胃脘位置,达到一定的缓解体表的作用。二、脾胃虚寒的人少吃生冷食物,生冷东西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三、脾胃虚寒的人冬天会尤其怕冷,这时候可以吃温热属性食物,比如羊肉等,能一定程度上温补脾胃,让脾胃虚寒的症状得到缓解。四、脾胃虚寒的人还要注意调整作息习惯,避免接触寒凉东西。
01:36
脾胃虚寒的症状
脾胃虚寒患者会出现胃阳虚和脾阳虚的症状。胃阳虚症状为常因天气变冷、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等。脾阳虚症状为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脾胃虚寒为中医名词术语,是指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侯。
脾胃虚寒的症状是什么
脾胃虚寒是中医学上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脾胃功能减退、体内阳气不足。常见症状可能有胃肠不适、肢体冰凉、乏力疲倦、口淡无味、大便稀溏等。
脾胃虚寒是什么
脾胃虚寒也叫脾胃阳虚,脾胃虚寒多数是在脾胃气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脾胃虚寒的主要原因有饮食不节,吃过多生冷的东西,生活作息不规律等。而且思虑过度也会伤脾,随着年龄增长脾胃功能衰弱,也会出现脾胃虚寒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17

2018-09-29

66023次收听

脾胃虚寒怎么办
脾胃虚寒是指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症状,包括脾阳虚和胃阳虚,也有认为是单指脾阳虚,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所致,多见纳呆腹胀、脘腹痛、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以脾虚湿蕴见证和虚寒证表现为辨证特点。在现代社会中往往一些年轻女性,在空调的屋子里待的时间长了以后,或者是过食冷饮,会出现脾胃虚寒的情况,或者是饥饱不调、睡眠过少,都会导致脾胃虚寒,那么在生活起居上,就要注意按时按点地进餐,要吃温热一点的食物,不要吃冷饮,多食温补之品,如羊肉、带鱼、虾、韭菜、核桃、栗子、海马等食物,也可采用胡椒、桂皮、辣椒、老姜等调味品配餐。药物方面,可以选用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小建中颗粒、温胃舒颗粒等等。
语音时长 01:55

2018-04-11

65296次收听

小孩脾胃虚寒的症状有哪些
孩子脾胃虚寒有很多的症状,常见的有呕吐、厌食、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积滞。积滞主要见于比较小的孩子,与内伤乳食、停聚不化、气滞不行有关,主要表现是不思饮食,或者是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大便不调。
语音时长 00:57

2018-04-11

59267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