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怎么才能治好切口疝

发布时间:2018-06-2262041次浏览

患者之所以会出现切口疝,就是因为上一次手术后刀口那里的肌肉没有完全长好,甚至有一个“窟窿”。当腹腔的压力升高的时候,肚子里的脏器就会从这里钻出来。所以想要治好切口疝,就是要想办法把腹壁上的“窟窿”堵上。以前的手术方法就是直接用线把“窟窿”缝上,现在的手术方式是使用补片来修补窟窿。打个比方,腹壁上的“窟窿”就像是衣服上破了一个洞。如果破洞比较小,直接用针线把破洞缝上就行了;如果破洞比较大,可以拿一块布料把破洞补上,相当于使用补片修补。国内外的指南上建议:小的切口疝可以采用直接缝合的方式修补,对一些中型、大型的切口疝一定要使用补片修补。这是因为腹壁上的“窟窿”比较大时,直接缝合要把“窟窿”周围的肌肉强行扯过来缝在一起,这样缝上了之后很容易再“开线”。还是补衣服的道理,用一块布打个补丁,补好后衣服会比较平整,也要结实得多。

多大的切口疝就要用补片了?

国内外的指南指出,根据腹壁缺损的大小,也就是说腹壁上“窟窿”的大小来选择手术方式。以前,按照“窟窿”的最大直径把切口疝分成了小、中、大和巨大疝,最大直径小于3公分是小切口疝,3~5公分是中切口疝,5~10公分是大切口疝,大于10公分是巨大切口疝。2014年分级标准发生了改变,新的标准规定4公分以内的属于小切口疝、4~8公分是中切口疝,8~12公分是大切口疝,大于12公分属于巨大切口疝。并且,还增加另一项评估疝大小的指标,就是鼓出来的包和肚子(腹腔容积)的大小比例。如果鼓出来的包,容积达到了腹腔容积的15%以上,也称为巨大切口疝。

一般小的切口疝,也就是最大直径在4公分以下的切口疝,可以采用直接缝合的手术方式;而对于最大直径在4公分以上的切口疝,都要使用补片修补,区别是补片的大小和放置的位置不同而已。

直接缝合和使用补片,有什么区别?

切口疝强调个体化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疝的大小、部位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肥胖程度等因素,选择最适合他的手术方式,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当然了,不管是用线直接缝合还是用补片,都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患者最担心的就是复发。直接使用缝线缝合,切口疝复发率在30%左右;如果缝合之后切口疝复发了,再次选择直接缝合,复发的概率会高达50%、70%甚至100%。如果使用补片修补,切口疝的复发率可以从30%左右降到1%,甚至0.5%,或者更低。

如果使用补片,怎么把补片固定在身体里?补片一直留在体内,会有不良反应吗?

补片对人体来说,始终是一个外来的异物,会不会有什么不良反应?怎么才能把它固定在身体里?这是很多患者担心的问题。目前,用来修补切口疝的补片基本上是不能够完全被吸收的,也就是说补片一定会留在身体里。这些补片的材料从开始使用到现在,大概六七十年了,在人体内是十分安全的,能够跟周围的组织“相处融洽”,也不会和腹腔里的器官发生粘连,不用担心会有不良反应。

补片如何固定在身体里,跟补片放置的位置有关系,补片具体放在哪里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腹腔就像是一间屋子,腹壁就是四周的墙,墙破了洞,想把它堵上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把修补的材料放在墙壁外,和周围的砖砌在一起;也就是把补片放在腹壁的肌层外,把补片和“窟窿”周围的肌腱等坚韧的组织缝在一起。第二种是在屋子里面修补,用修补材料把墙内表面的洞覆盖住,然后用图钉把“补丁”牢牢地钉在墙上。也就是把补片放在腹腔里面,直接固定在腹膜、腹壁上,然后用医用的钉枪,就像是用订书器一样把补片的周围一圈钉在腹壁上,就补好了。

有人说如果是巨大切口疝就不能用腹腔镜手术了,是这样吗?该怎么办?

巨大切口疝是不是只能开刀做手术,也是因人而异的。这几年提出了一种腹腔镜和开刀手术的“杂交”方式,能够把两种手术的优点结合起来。对于巨大切口疝的患者,鼓出来的包比较大,皮肤比较松弛,如果单纯使用腹腔镜手术,即便从肚子里面把洞补上了,外面松驰的皮肤也回不去。所以需要结合开刀手术,把多余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切除,并把一些粘连比较严重的脏器分开。

同时,巨大切口疝需要的补片比较大,太大的补片不容易用腹腔镜送到腹腔里去。这种情况下,可以先采取开刀的方式,切开一个小口放补片,然后再用腹腔镜去固定补片,前面也提到了,腹腔镜下能够更好地展平补片,并且能够看到腹腔里面别的地方有没有疝。所以对于巨大切口疝,适合选择“杂交”方式,充分地把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

相关推荐

怎么预防切口疝
切口疝本和手术切口有密切相关,切口疝的预防要求外科医生精心设计切口、改善患者术后愈合能力、积极处理引起腹压增加的原因和对切口及时换药、清创,减少切口感染。一、精心地设计切口,使用正中切口,避免使用切口疝发生率比较高的旁正中切口或者经腹直肌切口。二、改善患者术后的愈合能力,加强营养纠正患者的贫血、低蛋白症状,补充维生素。积极治疗合并症以及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有慢性咳嗽、咳痰的患者相应用止咳化痰药物,减少腹腔内压力增高导致的疝发生。三、积极处理引起腹压增加的原因,比如腹腔内胀气、便秘,适当灌肠通便,减少腹腔内的压力增加。长期的排尿困难,及时应用减轻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减轻排尿的困难。四、对切口本身及时换药、清创,减少切口感染。
语音时长 01:16

2020-03-12

56639次收听

切口疝手术时长
切口疝是相对复杂的手术,所以修补时间可能相对比较长,但更多的要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切口疝发生部位以及大小而定。根据疝环大小、腹腔内黏连程度决定手术时长。如果疝环比较小腹腔内的黏连相对不重,手术在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内就可以完成。但有患者由于手术次数比较多,疝环比较大,腹腔内黏连情况相对比较重,或腹腔内情况比较复杂,手术时间相应延长。手术选择方式,开放手术一般时间要比腔镜下手术时间短。因为腔镜下治疗创伤比较小,但分离组织周围黏连情况比开放手术更加复杂。所以建议患者在发病早期进行就诊。腹腔内情况以及疝大小都相对比较简单,手术对于医生也相对比较简单,术后患者恢复会相对比较好。如果病情延误得比较重,疝环比较大,腹腔内情况相对比较复杂,手术时间会相应延长。
语音时长 01:41

2020-03-12

53060次收听

01:56
切口疝的诊断是什么
切口疝是指腹部手术后在手术切口部位发生的疝。切口裂开患者的腹外疝发生率往往会达到30%以上,切口疝的发生往往和解剖因素以及切口的缝合技术有关。但如果切口发生了感染,或者术后有剧烈咳嗽、反复嗝逆等腹压增高的临床表现时,切口疝的发病率可以达到10%。临床上比较常见,一般在腹外疝发病率中排第三位。多发生在腹部的纵行切口,尤其是经腹直肌切口、腹直肌外缘切口。如果切口获得了一期愈合,切口疝的发病率往往在1%以下。另外患者的一般状态,比如年龄较大、营养差、肌肉萎缩以及肥胖也会导致切口疝发病率增加。
02:11
切口疝开刀好还是微创好
切口疝无论是开放还是微创手术,都存在较高的复发率问题。手术方式取决于患者自身病情、切口疝位置、患者意愿、以及医生更加擅长的术式。腹腔镜下切口疝修补具有疝修补完全、微创化、痛苦小,以及对身体影响小、并发症低、复发少等优点。缺点主要在于费用相对较高,对于疝环比较大,位置特殊的切口疝,操作难度较大,可能存在更高的复发风险。切口疝手术方式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02:49
切口疝手术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切口疝手术后应该注意术后短时间内疝的恢复。一、短时间内佩戴腹带可以帮助患者抵抗腹腔内的压力,减轻腹部对于修补区造成过高压力所导致的疼痛。一般建议佩戴6个月以上。二、术后患者尽量减少影响腹腔内压力的疾病或活动。长期的便秘、排尿困难或者慢性咳嗽的患者,术后应及时进行规律治疗干预。三、吸烟患者应戒烟。吸烟对胶原蛋白代谢的影响,以及慢性吸烟患者经常慢性咳嗽都是术后切口疝复发的重要因素。糖尿病患者应该控制血糖,营养不良患者应该适当加强营养,同时要适当运动。
02:24
切口疝手术的时长
切口疝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疝环的大小和部位、以及腹腔内的黏连程度,手术时间在半小时或一小时之内,严重者手术时间相对延长。疝环比较小,腹腔内黏连不重的患者,手术时间在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之内。但是手术次数比较多,疝环较大,腹腔内黏连情况比较重的患者,手术时间会相应延长。手术方式也会影响手术时间,开放手术一般比腔镜下手术时间短。因为腔镜下的治疗创伤比较小,但是分离组织周围黏连的情况要比开放手术更加复杂。建议患者在发病早期进行就诊。
切口疝的手术治疗方法
切口疝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单纯缝合:通过剥离部分腹外斜肌用以修补疝环口;开放修补:用一种补片材料代替剥离部分腹外斜肌修补疝环口;腔镜修补:是通过腔镜修完成疝修补术或疝补片修补术。在做手术前,医生应当结合患者的发病原因及其症状详细分析,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切口疝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切口疝只能通过手术修复腹壁深筋膜裂口才能真正痊愈,并没有其它能够治愈切口疝的方法,这个手术很简单的,一般二甲以上的医院都能做。手术疗法有传统手术、微创手术、补片手术、注射手术等,本质直接对疝环口作用,缝合或缝补或注射胶填补。
切口疝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一般来说切口疝要想根治只能做手术,手术现在也是有开放的手术、腹腔镜的手术,总体的原则就是,突出去的疝内容物回纳到正常位置,到达腹腔里面,然后修剪掉多余的疝囊组织,保证腹膜的完整,然后把外层的缺陷,通过补片或者转移肌肉分离的技术,把缺损关闭掉。
切口疝术后如何护理
切口疝术后,要鼓励病人在床上活动,不主张术后早期剧烈运动。病人会被要求戴上腹带,控制饮食,保证大便通畅。通常术后需要禁食,要等待肠胃功能完全恢复后才可进食。患者卧床的时候,要勤翻身,拍背,防止褥疮以及肺部感染等等。
切口疝术后该如何护理
切口疝术后要鼓励病人在床上活动,但是不可以早期做剧烈运动,避免一些腹压增高的因素。如果伤口还没有愈合就剧烈运动或腹压增高,会引起疝的复发。要保持大便通畅,饮食上清淡易消化为主,少食用豆类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还可以配合抗肿瘤中医药综合调理。
怎样预防切口疝
我们都知道切口疝,顾名思义就是身体曾经有过切口手术之后,切口裂开所形成的疝气就叫做切口疝,那要怎么预防切口疝?首先,要精心设计手术切口,通常情况下,为了避免切口疝的发生,临床的大夫可能会根据治疗的目的,在手术前要精心的设计一下切口的方案,选择部位,尽量减少经过腹直肌和腹直肌旁切口的面积,有时候会代之以横向的切口,正中切口以及旁正中切口等等。第二,要改善组织愈合的能力,术后要加强病人的营养支持,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K改善病人的一般状况,提高患者术后的愈合能力。第三,积极的治疗合并症或者是并发症,对于糖尿病、凝血机制障碍,呼吸功能障碍,肝肾功能障碍等影响组织愈合的合并症和并发症,应该及早的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控制。第四,积极处理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在做完手术之之后,我们要预防肺部的感染,大量的腹水以及便秘、腹胀等这种引起腹内压增高的这些相应的症状,以及疾病并发症的出现。第五,要防止切口感染。手术前要积极的治疗病人的皮肤、鼻咽部、胃肠道的感染灶,术区要做好良好的备皮,当然也包括术后进行抗生素的预防或者治疗性的应用。第六,手术中要严格外科的无菌手术操作,正确的处理化脓性的病灶,以及腹腔脏器绞窄坏死等病灶,防止污染手术切口,避免电刀功率过大,而导致切口脂肪液化,影响切口的愈合。
语音时长 02:22

2018-11-29

51893次收听

切口疝术后该怎么护理
切口疝术后一般情况下,要鼓励病人在床上翻身活动,不主张术后早期剧烈运动,尤其是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因为材料、伤口的缝合都需要一个愈合的时间,否则的话,如果伤口还没有愈合或者补片和组织之间还没有长结实的时候,就剧烈的运动,或者是腹压就开始增高,那肯定会引起疝的复发,甚至引起疼痛。因此一般要求病人早期不要吃得太多,吃好消化的东西,同时要鼓励病人适当的运动,不要躺着不动,躺着不动也能出现肠粘连、补片和肠子之间的粘连、肠子本身也会粘连,但是我们又不主张他剧烈运动。一般情况下会让病人会带上腹带,给他伤口做一个约束。腹带的时间一般都要戴到三个月到半年,同时最主要的是术后要控制饮食,过去比如30年前、20年前,那个时候中国人都还吃不饱饭,营养不好的情况下,做完手术吃点好的帮助恢复,现在的生活水平不需要这样,就吃普通的饭营养就富裕足够。所以要控制饮食,千万不要胖了。如果胖了、如果腹压增高,那就容易复发。当然要控制好糖尿病,控制(保持)营养均衡这些东西,包括术后要减少咳嗽、保证大便通畅、别太使劲,包括咳嗽和打喷嚏都要稍微的注意捂一下伤口,或者是用一个约束带约束一下,否则一使劲打喷嚏、咳嗽最后伤口崩开了。所以术后腹压增高的这些因素,尽可能都要避免掉。
语音时长 02:31

2018-09-14

59600次收听

怎样在手术后预防切口疝
术后预防切口疝,医生首先应做好手术缝合处理,病人要注意补充营养,预防便秘和咳嗽。手术后预防切口疝,医生应该更好地为患者缝合,选择更加结实和更好的缝合材料;从病人的角度来说,应该注意保持营养均衡,避免出现低蛋白、低营养血症。其次,避免出现伤口出血,也不要出现术后腹压增高等情况,比如大便要保持比较顺畅,积极预防便秘,排便时不要盲目用力。还要避免剧烈的咳嗽,预防感冒,不要出现打喷嚏使劲这些情况。另外,患者在治疗的时候选择一个更大点和更轻质、有一定的弹性的补片,也能够抵御咳嗽和打喷嚏所带来的不良的影响,能够减少疝的复发。
语音时长 01:13

2018-09-14

52391次收听

02:27
哪些人术后容易长切口疝
切口疝的发生,是由于手术切口深处的筋膜层裂开,或者是没有愈合所导致。一般来说,可以将切口疝视为迟发的切口裂开,或者是表面愈合的深部切口裂开。由于患者切口表面的皮肤,以及皮下脂肪层已经愈合,筋膜层裂开。这个时候,在腹腔内压力的作用下,患者的内脏或者是组织,就会发生向外疝出的情况。其疝囊可能是已经愈合的腹膜,也可能是在腹膜裂开以后,逐渐形成疝囊。通常情况下,引起切口疝最主要的原因是切口的愈合不良,所以,对于患有糖尿病的病人、凝血机制差的病人、肝功能不好的病人、营养不良的病人、伤口感染的病人,就会容易长切口疝。除此之外,还有缝合伤口的一些不良的技术,甚至是一些材料,以及打结的习惯等,都可以诱发疝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