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急诊科 > 其它科室 > 烧伤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眼底病治疗的中药方剂主要有杞菊地黄丸、石斛夜光丸、明目地黄丸、复方血栓通胶囊、丹栀逍遥散等。眼底病可能由肝肾阴虚、气血瘀滞、肝郁化火等因素引起,需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药物。
杞菊地黄丸由枸杞子、菊花、熟地黄等组成,适用于肝肾阴虚型眼底病变。该方剂可改善视物模糊、眼干涩等症状,对早期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一定辅助作用。使用期间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脾虚便溏者慎用。
石斛夜光丸含石斛、人参、羚羊角等成分,主治阴虚火旺所致的视神经萎缩、青光眼等。该方能滋阴降火、清肝明目,服药期间可能出现轻微消化道反应,需监测肝功能。不可与藜芦、五灵脂等同用。
明目地黄丸以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为主药,针对肝肾不足引起的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可缓解夜盲症、视野缺损等症状,感冒发热时暂停服用,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其中蜂蜜含量。
复方血栓通胶囊主要成分为三七、黄芪,适用于气血瘀滞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出血。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用药期间需观察出血倾向,月经量多者经期停用,术后患者使用前应咨询医师。
丹栀逍遥散由牡丹皮、栀子、柴胡等配伍,治疗肝郁化火型视神经炎、葡萄膜炎。可疏肝解郁清热,服药时忌恼怒抑郁,可能出现腹泻等副作用,慢性腹泻患者应减量使用。
使用中药治疗眼底病需坚持3-6个月疗程,配合低脂低糖饮食,避免长时间用眼。定期进行眼底检查评估疗效,若出现视力骤降、眼痛需立即就诊。建议每日做眼周穴位按摩,保证充足睡眠,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保护视网膜。
脾胃阴虚可以遵医嘱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大补阴丸、左归丸等药物治疗。脾胃阴虚可能与长期饮食不当、过度劳累、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口干咽燥、食欲减退、大便干结等症状。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等药材组成,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适用于肾阴亏损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脾胃阴虚患者使用该药物时需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对药物成分过敏者禁用,感冒发热患者不宜服用。
知柏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知母、黄柏,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适用于阴虚火旺导致的潮热盗汗、口干咽痛等症状。脾胃阴虚伴有虚火症状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该药物。服药期间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熬夜。
麦味地黄丸由麦冬、五味子等药材配伍而成,具有滋肾养肺的功效,适用于肺肾阴亏引起的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等症状。脾胃阴虚合并肺阴不足的患者适合使用该药物。服药期间忌食油腻食物,糖尿病患者慎用。
大补阴丸主要成分包括熟地黄、龟板、黄柏等,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适用于阴虚火旺导致的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等症状。脾胃阴虚且火旺症状明显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燥热食物,孕妇慎用。
左归丸由熟地黄、菟丝子、牛膝等药材组成,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适用于真阴不足引起的腰酸腿软、盗汗遗精等症状。脾胃阴虚且肾阴亏损严重的患者适合使用该药物。服药期间应避免过度劳累,感冒患者不宜服用。
脾胃阴虚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应注意饮食调理,适量食用银耳、百合、山药等滋阴食物,避免辛辣燥热之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日常可饮用沙参麦冬茶等养生茶饮,避免熬夜伤阴。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与病情严重程度、病理类型及治疗依从性有关,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控制症状并延缓进展,但部分类型可能难以完全治愈。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微小病变型对激素治疗敏感,儿童患者缓解率较高,80%以上经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治疗后尿蛋白可转阴。膜性肾病需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片或他克莫司胶囊,部分患者能达到临床缓解。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预后较差,即使使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等生物制剂,仍有较高概率进展至肾功能不全。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如糖尿病肾病或狼疮性肾炎,需针对原发病治疗,血糖控制达标或免疫炎症缓解后,肾脏损害可能减轻。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指对标准治疗无效或频繁复发的病例,需调整方案为多靶点治疗或尝试血浆置换。遗传性肾病如Alport综合征目前尚无根治手段,仅能对症处理。长期未控制的蛋白尿会导致肾小球硬化不可逆,最终需透析或肾移植。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及肾功能,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患者应严格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3克,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生物价高的蛋白。避免感染、劳累等诱发因素,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可降低复发风险。合并高血压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常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片。水肿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呋塞米片,但须注意电解质紊乱。所有药物均需在肾内科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尿道结石患者可以尝试中药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结合病情严重程度综合判断。中药治疗主要适用于结石较小、症状较轻的情况,若结石较大或合并感染时通常需配合西医治疗。
中药治疗尿道结石主要通过利尿通淋、溶石排石等原理发挥作用。常用方剂包括八正散、石韦散等,含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等成分的中成药如排石颗粒、尿石通丸等有助于促进小结石排出。部分患者服用后可能出现胃肠不适或过敏反应,用药期间需观察排尿情况及身体变化。中药治疗周期相对较长,一般需要连续服用1-3个月,治疗期间应保持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
当结石直径超过6毫米或引起严重肾积水时,单纯中药治疗效果有限。合并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出现发热、血尿等症状,此时需联用抗生素或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特殊人群如孕妇、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中药排石疗法,先天性尿道畸形患者更需优先考虑手术解除梗阻。
建议尿道结石患者在治疗期间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观察结石位置及大小变化。日常应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避免久坐憋尿,适当进行跳跃运动有助于结石排出。若出现剧烈腰痛、无尿等急症表现须立即就医,避免盲目依赖中药延误手术治疗时机。
激素治疗肾病可能引起向心性肥胖、血糖升高、骨质疏松、感染风险增加、消化道溃疡等副作用。激素常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等疾病,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并定期监测。
长期使用激素可能导致脂肪重新分布,表现为面部圆润、腹部脂肪堆积等向心性肥胖症状。这与激素促进脂肪分解和抑制脂肪合成有关。患者可能出现满月脸、水牛背等特征性改变。建议控制饮食热量并增加有氧运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激素会拮抗胰岛素作用,可能引发类固醇性糖尿病或加重原有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多饮、多尿、乏力等症状。需定期监测血糖,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饮食上需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
激素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并促进钙排泄,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骨量减少甚至病理性骨折。患者可能出现腰背疼痛、身高变矮等症状。建议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适当进行负重运动,严重时需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预防骨折。
激素会抑制免疫功能,增加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概率。常见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严重时可发生机会性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尿频等症状。需避免接触传染源,出现感染迹象时及时就医,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激素可能破坏胃黏膜屏障,增加胃酸分泌,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患者可能出现上腹痛、黑便等症状。建议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必要时联用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黏膜,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
接受激素治疗的肾病患者需定期复查血压、血糖、骨密度等指标,出现明显副作用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日常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剧烈运动防止骨折,保持良好作息以增强免疫力。治疗期间不建议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停药,所有用药调整都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