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中医科 > 中医老年病科
大便软化剂一般适合老年人使用,可帮助缓解功能性便秘。老年人胃肠蠕动减慢、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等因素易导致便秘,大便软化剂能通过润滑肠道或增加粪便含水量改善排便困难。
老年人使用大便软化剂需注意选择温和...
远离阿尔茨海默症可通过认知训练、控制慢性病、改善生活方式、保持社交活动等方式实现。该病与遗传、年龄等因素相关,但部分风险可通过干预降低。
持续进行阅读、计算或学习...
12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4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19个月宝宝突然腹泻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腹部保暖、口服补液盐、使用益生菌等方式治疗。腹泻通常由饮食不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腹泻期间应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避免加重胃肠负担。可给予米汤、稀粥等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暂停添加新的辅食,避免过敏或刺激。母乳喂养可继续,配方奶喂养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恢复期逐渐增加苹果泥、胡萝卜泥等富含果胶的食物。
2、补充水分
每排便后需补充50-100毫升口服补液,预防脱水。可选用低渗口服补液盐Ⅲ,分次少量饮用。观察排尿量、口唇湿润度等脱水指征。避免直接饮用含糖饮料或果汁,可能加重腹泻。若出现哭时无泪、尿量明显减少需及时就医。
3、腹部保暖
使用温热毛巾敷于腹部,温度不超过40℃,每次10-15分钟。注意避免烫伤,可隔衣物操作。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恢复。保持室温适宜,睡眠时加盖薄毯。受凉可能加重肠痉挛,需避免空调直吹或赤脚行走。
4、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Ⅲ能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调节渗透压平衡。按说明书比例配制,每袋冲调250毫升温开水。分6-8次饮用,24小时内未用完需丢弃。不可与牛奶、果汁混合。伴频繁呕吐时可每5分钟喂1-2勺。出现严重呕吐或拒绝饮用时需静脉补液。
5、使用益生菌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可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选择婴幼儿专用剂型,避免含致敏成分。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温水冲服保留活性。通常需要连续使用3-5天。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保存需冷藏。
家长需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避免使用止泻药物掩盖病情。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密切观察精神状态、体温变化,若腹泻超过3天未缓解,或出现血便、持续高热、嗜睡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恢复期饮食应循序渐进,1-2周内避免生冷油腻食物。
绝经后有子宫息肉可通过定期复查、药物治疗、宫腔镜手术、子宫内膜切除术、子宫切除术等方式处理。子宫息肉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异常、慢性炎症刺激、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
1、定期复查
体积较小且无症状的子宫息肉可暂时观察,每3-6个月复查一次超声。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部分息肉可能自然萎缩。复查时需关注息肉大小变化及是否出现异常阴道流血,同时建议监测血压、血糖等基础指标。
2、药物治疗
适用于不宜手术或息肉较小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孕激素类药物调节内膜。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也可抑制息肉生长。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疗效,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息肉增大需调整方案。
3、宫腔镜手术
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式,通过电切环或冷刀完整切除息肉基底。该术式创伤小、恢复快,能保留子宫功能。术后需将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排除恶变可能。绝经后女性术后复发概率较低,但仍建议术后1年定期随访。
4、子宫内膜切除术
适用于多发息肉或合并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通过宫腔镜电切或滚球电极切除子宫内膜功能层。该手术可显著降低复发率,但会导致闭经,仅适用于无生育需求的女性。术后可能出现宫腔粘连,需遵医嘱使用雌激素促进内膜修复。
5、子宫切除术
当息肉反复发作、病理提示不典型增生或合并其他子宫病变时,可考虑经阴道或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该方式能彻底解决息肉问题,但属于有创操作,需综合评估患者年龄、合并症及手术风险。术后需注意盆底功能锻炼,预防脏器脱垂。
绝经后女性发现子宫息肉应避免自行服用雌激素类保健品,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减少高脂肪饮食摄入。日常注意观察阴道分泌物性状,出现异常出血或排液及时就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超声监测。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复查,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子宫内膜下降变薄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子宫内膜损伤、卵巢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月经量减少、闭经或不孕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后针对性治疗。
1、激素水平变化
雌激素水平降低是子宫内膜变薄的常见原因。女性在围绝经期、哺乳期或长期使用避孕药时,体内雌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子宫内膜无法正常增生。这类情况可能伴随潮热、盗汗等更年期症状。可通过激素替代疗法改善,如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胶囊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子宫内膜损伤
人工流产、宫腔手术或严重宫腔感染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影响其再生能力。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量持续减少、宫腔粘连等症状。治疗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宫腔镜分离术或雌激素促进内膜修复,常用药物包括结合雌激素片、芬吗通等。
3、卵巢功能减退
卵巢早衰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会导致卵泡发育障碍,雌激素分泌不足。这类情况常伴有月经周期紊乱、痤疮或多毛表现。需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确诊,治疗可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来曲唑片等药物调节内分泌。
4、长期精神压力
持续焦虑、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可能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影响激素分泌。这类生理性因素可能导致暂时性内膜变薄,表现为月经推迟或经期缩短。建议通过心理疏导、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进行调节,通常无须药物干预。
5、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均会干扰雌激素代谢,导致子宫内膜增生不足。患者可能合并心悸、体重波动或乏力等症状。需检查甲状腺功能,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或甲巯咪唑片等药物控制原发病后,内膜厚度多可恢复。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补充豆制品、坚果等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妇科超声和激素水平检查,若出现持续闭经或备孕困难应及时复诊。避免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所有治疗方案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
女性切除输卵管后一般不会直接导致衰老加快。输卵管切除主要影响生育功能,与卵巢功能及激素分泌无直接关联。
输卵管是精卵结合及运输受精卵的通道,其切除手术通常用于宫外孕、输卵管积水或严重感染等疾病的治疗。该手术不涉及卵巢组织,因此不会直接影响雌激素、孕激素等与衰老相关的激素分泌。卵巢作为女性内分泌核心器官,只要其功能正常,仍可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及激素水平。临床观察显示,单纯输卵管切除患者与同龄女性在皮肤状态、骨密度、心血管健康等衰老指标上无明显差异。
少数情况下,若手术过程中损伤卵巢血供或患者本身存在卵巢早衰倾向,可能间接影响激素分泌。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且与手术操作技术及个体体质相关,并非输卵管切除的必然结果。术后出现潮热、月经紊乱等症状时,需排查卵巢功能异常等其他病因。
建议输卵管切除术后保持规律作息、均衡摄入豆制品及深色蔬菜等植物雌激素食物,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及激素水平监测。适当进行瑜伽、游泳等运动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避免吸烟、过量饮酒等加速衰老的行为。
婴儿长期补钙可能有副作用,通常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科学补充。钙摄入过量可能引发高钙化、胃肠不适或影响其他矿物质吸收。
婴儿日常饮食中若已摄入足够钙质,额外补钙可能导致血钙水平异常。常见表现包括食欲减退、便秘或腹胀,部分婴儿可能出现多尿或烦躁不安。母乳或配方奶通常能满足6个月内婴儿的钙需求,过早或过量补充碳酸钙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制剂可能干扰铁、锌吸收。早产儿或低体重儿等特殊群体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乳酸钙颗粒。
少数情况下长期超量补钙可能引发肾结石或软组织钙化,表现为排尿异常或关节僵硬。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需联合补充胆维丁乳,但未经检测盲目使用维D2磷酸氢钙片可能加重代谢负担。部分婴儿对乳钙胶囊耐受性较差,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建议家长通过膳食评估婴儿钙摄入情况,优先选择富含钙的辅食如酸奶、豆腐等。定期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出现枕秃、夜惊等症状时需检测血钙及骨密度。所有钙剂使用须遵医嘱控制剂量与疗程,避免与含草酸食物同服影响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