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者可适量多吃西蓝花、鸡胸肉、燕麦、苹果、魔芋等食物,有助于控制体重。肥胖可能与遗传、饮食结构失衡、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
西蓝花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低热量且饱腹感强。其含有的萝卜硫素可能帮助调节脂肪代谢,适合作为肥胖者的主食替代品。烹饪时建议焯水凉拌或清炒,避免高油高温破坏营养。
鸡胸肉是优质蛋白来源,脂肪含量低于其他肉类。蛋白质消化耗能高,可增加热量消耗,同时帮助维持肌肉量。建议去皮后采用水煮、烤制等低脂方式烹调,每日摄入量控制在100-150克。
燕麦中β-葡聚糖可延缓胃排空,稳定餐后血糖。其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吸附肠道脂肪,每餐食用30-50克燕麦片替代精制主食,有助于减少全天总热量摄入。
苹果果胶能抑制脂肪吸收,多酚类物质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带皮食用能提供更多膳食纤维,建议在两餐之间食用中等大小苹果1个,避免榨汁导致营养流失。
魔芋葡甘露聚糖遇水膨胀,能产生持续饱腹感。其近乎零热量的特性适合替代部分主食,制成魔芋面或魔芋米时需注意充分冲洗去除碱味。
适用于肥胖合并血脂异常者,通过抑制胃肠脂肪酶减少脂肪吸收。可能出现脂肪泻等不良反应,使用期间需配合低脂饮食,禁用于慢性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
针对肥胖伴胰岛素抵抗患者,可改善外周组织葡萄糖利用。常见胃肠道反应通常2周内缓解,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须警惕乳酸性酸中毒风险。
GLP-1受体激动剂能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适用于BMI超过27的肥胖患者。需皮下注射使用,可能引发恶心呕吐,甲状腺髓样癌病史者禁用。
中枢性食欲抑制剂适用于饮食运动控制无效的肥胖症。可能升高血压和心率,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心功能。
促进脂肪酸β氧化,辅助运动减重效果。对单纯性肥胖作用有限,更适合肌肉量不足的肥胖人群,大剂量可能引起腹泻。
肥胖者除调整饮食外,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定期监测体重和腰围变化。若BMI超过28或合并代谢异常,应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烹饪方式优先选择蒸煮炖拌,限制每日食用油摄入在25克以内,避免隐形高糖高脂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