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小儿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能治好吗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能治好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先天性输尿管狭窄一般能治好,可通过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先天性输尿管狭窄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输尿管局部纤维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痛、排尿困难、尿路感染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治疗方案。

1、手术治疗

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吻合术适用于狭窄段较短的患儿,通过切除病变段并重新吻合输尿管恢复尿流通畅。输尿管膀胱再植术适合输尿管下端狭窄的患儿,将输尿管重新植入膀胱以解除梗阻。手术方式需根据狭窄位置、长度及肾功能综合评估,术后需留置输尿管支架管1-3个月。

2、药物治疗

头孢克肟颗粒可用于预防或治疗合并的尿路感染,该药对常见尿路致病菌有抑制作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症状,可覆盖更广谱的病原体。碳酸氢钠片能碱化尿液缓解排尿疼痛,但需监测尿液pH值避免过度碱化。

3、微创介入治疗

球囊扩张术通过导管置入球囊扩张狭窄段,创伤小且恢复快,适合轻度狭窄病例。输尿管支架置入术能暂时维持尿流通畅,为择期手术创造条件或用于不能耐受手术者。这些方法可能需要重复进行,且长期效果需定期复查评估。

4、术后护理

术后需保持导尿管通畅,记录每日尿量及性状变化。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肾积水改善情况,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各复查一次。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支架管移位,注意会阴部清洁降低感染风险。

5、长期管理

即使症状缓解也需每年复查肾功能和泌尿系超声,监测有无复发或肾功能损害。保证每日充足饮水量,保持每天尿量在1000-1500毫升以上。出现发热、腰痛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排查感染或梗阻复发。

家长应帮助患儿建立规律排尿习惯,避免憋尿加重肾脏负担。饮食注意营养均衡,适当限制高盐食物预防高血压。术后遵医嘱定期复查,观察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日常注意观察排尿情况,记录尿量变化和异常症状,为复诊提供参考依据。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5岁的宝宝支原体肺炎.急

5岁宝宝支原体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早期多为干咳,进展期可能出现呼吸急促,严重时伴随胸痛或呼吸困难。

1、日常感染:

支原体通过飞沫传播,幼儿园等集体环境易交叉感染。家长需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场所,咳嗽时用纸巾遮挡口鼻。

2、免疫力低下: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受病原体侵袭。家长需保证孩子充足睡眠,适当补充维生素A、D,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匹多莫德等免疫调节剂。

3、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直接侵袭呼吸道黏膜,可能引发支气管痉挛或肺不张,表现为持续高热和痉挛性咳嗽。可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克拉霉素颗粒或罗红霉素分散片。

4、并发症风险:

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中耳炎或胸腔积液,伴有耳痛、鼓膜充血等症状。需医生评估后使用头孢克洛颗粒辅助治疗,严重时需住院静脉给药。

患病期间家长应让孩子多饮温水,食用南瓜粥、蒸梨等易消化食物,监测体温变化,如出现呼吸频率超过40次/分或高热不退须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