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胆囊炎发作时一般不建议立即手术,需根据炎症控制情况和患者状态决定。急性胆囊炎通常先进行抗感染治疗,待炎症缓解后再评估手术必要性;若出现胆囊穿孔、化脓性胆管炎等严重并发症,则需紧急手术干预。
胆囊炎急性发作期手术风险较高,此时胆囊组织充血水肿明显,解剖结构不清,手术难度大且易损伤周围器官。临床多采用禁食、静脉补液、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常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待体温正常、腹痛缓解、血象下降后,再考虑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此时手术安全性显著提高,术后恢复更快。
当胆囊炎合并胆囊坏疽、穿孔或引发弥漫性腹膜炎时,延迟手术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此时无论发作期与否都需急诊手术。常见术式包括胆囊造瘘术或开腹胆囊切除术,术后需加强抗感染治疗。高龄、合并糖尿病或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手术决策需更谨慎评估风险收益比。
胆囊炎患者平时应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规律进食可减少胆汁淤积。发作期间严格禁食油腻食物,疼痛缓解后逐步过渡到清淡流质饮食。术后恢复期需注意切口护理,遵医嘱定期复查腹部超声,观察有无胆管结石残留或胆漏等并发症。若反复发作胆囊炎或存在胆囊萎缩、瓷化胆囊等病变,建议在非急性期尽早手术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