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小儿急性肠胃炎如何正确补水

| 1人回答 | 2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急性肠胃炎如何正确补水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晗
刘晗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急性胃肠炎补水需遵循少量多次原则,可选择口服补液盐、米汤、苹果汁、椰子水等低渗液体,避免含糖饮料及乳制品。

1、口服补液盐

家长需按说明书配制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低渗型口服补液盐,每5分钟喂5毫升,能有效补充电解质和水分。

2、米汤补液

将大米熬煮后取上层米汤,冷却至常温后少量多次喂服,富含淀粉可帮助肠道修复,适合轻度脱水患儿。

3、苹果汁稀释

家长需将新鲜苹果汁与温水按1:1稀释,每次喂10-15毫升,所含果胶有助于缓解腹泻症状。

4、椰子水选择

天然椰子水含钾钠等电解质,选择无添加产品,每小时喂30-50毫升,适合呕吐缓解后的补水阶段。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尿量、精神状态等脱水指征,若出现嗜睡、眼窝凹陷等中重度脱水表现应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胃下垂是怎么形成的

胃下垂可能由腹肌松弛、体型消瘦、多次妊娠、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腹肌锻炼、营养支持、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腹肌松弛

长期缺乏运动导致腹肌张力减弱,腹腔压力不足使胃部失去支撑。建议进行平板支撑等核心肌群训练,避免饭后剧烈运动。

2、体型消瘦

内脏脂肪过少使胃部固定韧带松弛,常见于体质指数低于18的人群。需循序渐进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豆制品。

3、多次妊娠

孕期子宫扩张牵拉胃膈韧带,产后未及时修复可能造成永久性松弛。产后半年内可使用束腹带辅助,配合凯格尔运动恢复盆底肌。

4、慢性消耗性疾病

可能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导致营养不良有关,通常伴有消瘦、乏力等症状。需治疗原发病,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促胃肠动力药。

日常宜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餐后保持直立姿势30分钟,睡眠时抬高床头15厘米。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