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尿失禁不建议刻意憋尿,通常需要及时排尿以减少膀胱压力。尿失禁可能与盆底肌松弛、神经损伤、泌尿系统感染等因素有关,具体憋尿时间需根据病因和医生建议调整。
尿失禁患者若因特殊检查或治疗需要短暂憋尿,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时间,一般不超过1-2小时。长时间憋尿可能加重膀胱肌肉损伤,导致残余尿量增加,甚至诱发尿路感染。对于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训练是改善症状的基础方法,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肌肉控制力。急迫性尿失禁患者需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同时配合膀胱训练逐步延长排尿间隔。混合型尿失禁需结合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如使用米拉贝隆缓释片或索利那新片调节膀胱功能。
日常应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穿着透气棉质内裤,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会阴部。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腹压,咳嗽或打喷嚏时可交叉双腿减少漏尿。记录排尿日记帮助医生评估,包括排尿时间、尿量及漏尿情况。出现发热、血尿或腰痛需立即就医排查泌尿系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