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输尿管结石掉到膀胱后可通过大量饮水、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膀胱镜取石等方式治疗。输尿管结石进入膀胱通常由结石体积较小、输尿管扩张、尿液冲刷、膀胱收缩力增强等原因引起。
1、大量饮水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增加尿量,促进结石随尿液自然排出,适合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
2、药物排石可遵医嘱使用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枸橼酸氢钾钠等药物松弛输尿管平滑肌,缓解疼痛并加速排石。
3、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直径5-10毫米的结石,通过体外冲击波将结石粉碎成小颗粒,碎石后需配合药物和饮水促进排出。
4、膀胱镜取石针对较大或形状不规则的结石,需在麻醉下经尿道置入膀胱镜直接取出,术后需预防感染。
结石排出后建议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保持低盐低嘌呤饮食,避免久坐憋尿等诱发因素。
70多岁肾结石患者多数情况下可以手术。手术可行性主要取决于结石大小、肾功能状态、基础疾病控制情况、麻醉风险评估等因素。
1、结石大小: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通常建议保守治疗,超过10毫米或引发梗阻的结石需考虑手术干预。
2、肾功能评估:需通过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评估残余肾功能,严重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选择手术方案。
3、基础疾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需控制在稳定状态,心肺功能需耐受麻醉。
4、术式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较小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处理较大结石,输尿管软镜适合中上段结石。
建议老年患者术前完善全面评估,术后注意水分摄入及饮食调整,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