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夏季感冒可通过多饮水、物理降温、服用解热镇痛药、使用抗组胺药等方式缓解。症状较轻时可通过生活干预改善,严重者需结合药物治疗。
1、多饮水每日保持2000毫升以上温水摄入,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蜂蜜水补充电解质,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刺激咽喉。
2、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时可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冰袋需用毛巾包裹后冷敷额头,每次不超过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
3、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药物可缓解发热头痛。使用前需排除药物过敏史,胃肠溃疡患者应选择栓剂剂型。
4、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苯海拉明能减轻打喷嚏流涕症状。服药期间避免驾驶车辆,青光眼患者慎用。
感冒期间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饮食选择粥类、蒸蛋等易消化食物。若出现持续高热、脓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小儿止咳可通过保持空气湿润、拍背排痰、补充水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咳嗽通常由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冷空气刺激、胃食管反流等原因引起。
1、保持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或蒸汽浴增加环境湿度,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缓解干咳。家长需避免让孩子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
2、拍背排痰家长需将孩子俯卧于膝上,手掌呈杯状从背部由下向上轻拍,帮助松动痰液。适用于有痰咳不出的情况,每日可重复进行数次。
3、补充水分温水、梨汤等温热饮品能舒缓咽喉刺激,6个月以上婴儿可少量多次饮用。家长需注意避免过甜或过冷的饮品加重咳嗽。
4、药物治疗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过敏咳嗽可用氯雷他定糖浆,痰液黏稠时可选用氨溴索口服溶液。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咳嗽期间建议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过敏原,1岁以下婴儿出现呼吸急促或持续咳嗽超过3天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