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窦性心律不齐可能由生理性因素、药物影响、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停用相关药物、治疗原发病等方式改善。
1、生理性因素:呼吸、情绪波动或运动后可能出现短暂窦性心律不齐,属于正常现象,无须特殊治疗,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
2、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类药物、洋地黄类药物可能干扰心脏电活动,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3、心脏疾病:可能与心肌炎、冠心病等疾病有关,通常伴随胸痛、心悸等症状,需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确诊后针对性治疗。
4、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高钙血症等可能导致心脏传导异常,需纠正电解质失衡,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氯化钾缓释片等药物。
日常应避免过度劳累和刺激性饮食,定期监测心率变化,若持续出现心慌、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高压140低压90属于高血压1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静息状态下多次测量结果,影响因素包括测量方式、基础疾病、生活习惯等。
1、诊断标准: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未使用降压药物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诊断为高血压。
2、测量方式:测量前需静坐5分钟,避免吸烟、饮咖啡,使用经过验证的血压计,袖带与心脏平齐,测量2-3次取平均值。
3、危险分层:需结合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评估,如年龄、吸烟史、血脂异常等,单纯1级高血压无靶器官损害者属低危人群。
4、干预措施: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治疗,包括限盐、减重、规律运动,若3-6个月未达标可考虑药物干预,常用降压药包括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等。
建议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限制钠盐摄入至每日6克以下,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