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二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可通过药物调整、心脏起搏器植入、病因治疗、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该疾病通常由心肌缺血、传导系统退行性变、药物影响、心肌炎等原因引起。
1、药物调整停用可能导致传导阻滞的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必要时使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暂时提高心率,需在心内科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2、起搏器植入对于症状明显或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患者,建议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双腔起搏器能更好维持房室同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3、病因治疗针对心肌缺血可进行血运重建,心肌炎患者需抗病毒治疗,电解质紊乱需及时纠正。控制基础疾病有助于改善传导功能。
4、定期监测无症状患者需定期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监测阻滞进展。出现头晕、晕厥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评估起搏器植入指征。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规律作息,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评估病情变化。
心率过缓有可能恢复到正常。恢复情况主要与病因类型、基础疾病控制、心脏功能状态、治疗干预时机等因素有关。
1、病因类型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如运动员心脏)无须治疗即可自行恢复,病理性心动过缓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2、基础疾病控制甲状腺功能减退、高钾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引起的心率过缓,纠正代谢异常后心率多可改善。
3、心脏功能状态心肌炎急性期或心肌缺血导致的可逆性传导阻滞,随着心肌修复可能恢复窦性心律。
4、治疗干预时机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早期植入起搏器可维持正常心率,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性损害。
建议定期监测心率变化,避免使用减慢心率药物,存在晕厥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