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 淋巴癌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是什么?

| 1人回答 | 82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广
曹广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炎症性肠病、结核感染、肿瘤转移等原因引起。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通常表现为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

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多由肠道病毒或呼吸道病毒引起。病毒性肠系膜淋巴结炎通常表现为脐周或右下腹阵发性疼痛,可能伴有低热、腹泻等症状。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补液盐散等药物缓解症状。家长需注意患儿饮食调理,避免进食生冷刺激性食物。

2、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系膜淋巴结炎多由沙门菌、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导致。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腹痛、高热、呕吐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左氧氟沙星片等。同时需要卧床休息,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3、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可导致肠系膜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除淋巴结肿大外,常伴有慢性腹泻、黏液脓血便、营养不良等表现。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控制炎症。日常需注意低渣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4、结核感染

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患者可出现长期低热、盗汗、消瘦、腹部包块等症状。确诊后需规范抗结核治疗,遵医嘱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药物。治疗期间需保证营养摄入,定期监测肝功能。

5、肿瘤转移

胃肠道恶性肿瘤或淋巴瘤可能转移至肠系膜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消瘦、贫血、腹部包块等表现。确诊需通过病理检查,治疗需根据肿瘤类型采取手术、化疗或放疗等综合措施。可遵医嘱使用止吐药、升白药等辅助药物缓解治疗副作用。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量食用米粥、面条、蒸蛋等食物,避免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出现持续腹痛、高热、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完善血常规、腹部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治疗期间应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评估病情变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预防肠道感染。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淋巴癌早期症状和前兆

淋巴癌的早期症状和前兆可能包括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持续性发热、夜间盗汗、体重减轻、皮肤瘙痒等。这些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淋巴结肿大:淋巴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无痛性淋巴结肿大,通常出现在颈部、腋窝或腹股沟。肿大淋巴结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可能伴随局部压迫症状。若发现淋巴结持续肿大超过两周,应及时就医检查。 2、发热盗汗:淋巴癌患者常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性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伴有夜间盗汗。这种发热与感染无关,使用抗生素无效。发热可能伴随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3、体重减轻:淋巴癌患者在短期内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通常在6个月内减轻超过10%的体重。这种体重减轻与饮食控制无关,可能伴随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 4、皮肤瘙痒:部分淋巴癌患者会出现全身性或局部性皮肤瘙痒,可能与肿瘤细胞释放的某些物质有关。瘙痒程度可能较为剧烈,常规止痒药物效果不佳,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5、其他症状:淋巴癌可能引起多种全身症状,如乏力、贫血、出血倾向等。某些特殊类型的淋巴癌还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腹痛等器官受累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提示疾病可能已进入中晚期。 淋巴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淋巴结活检等明确诊断。早期淋巴癌通过规范化治疗,多数患者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