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身上总起火疖子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3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身上总起火疖子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晓彦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身上总起火疖子可能与毛囊炎、皮脂腺囊肿、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皮肤外伤感染等因素有关。火疖子通常表现为红肿热痛的结节,可通过局部消毒、外用抗生素、切开引流、控制血糖、增强免疫力等方式治疗。

1、毛囊炎

毛囊炎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常因出汗过多或清洁不足导致。典型症状为红色丘疹伴脓头,可发展为疼痛性疖肿。治疗需每日用碘伏消毒患处,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严重时口服头孢呋辛酯片。保持皮肤干燥清洁有助于预防复发。

2、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导管堵塞形成囊肿继发感染时会出现火疖子,好发于头背臀部。囊肿破裂后可能排出豆腐渣样分泌物并反复发炎。未感染时可热敷促进吸收,已化脓需由医生行囊肿切除术,术后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挤压囊肿可降低恶化风险。

3、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佳者易出现皮肤反复感染,因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繁殖。这类患者疖肿常多发且愈合缓慢,可能伴随口渴、多尿等症状。除规范使用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片控糖外,需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同时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抗感染治疗。

4、免疫力低下

长期熬夜、压力大或患有免疫缺陷疾病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引发疖肿反复。患者可能同时存在乏力、反复感冒等症状。建议保证充足睡眠,适量补充维生素C片和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调节免疫,严重者需就医排查HIV等基础疾病。

5、皮肤外伤感染

皮肤破损后未及时处理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形成疖肿,常见于刮伤、蚊虫叮咬后。早期表现为局部红肿压痛,逐渐形成黄色脓栓。轻微损伤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涂抹红霉素软膏,已化脓需由医生切开引流,必要时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

日常应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搔抓皮肤。饮食宜清淡,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新鲜蔬菜水果。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浴用品。若疖肿反复发作或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排查潜在病因。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足部检查,预防严重感染发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治甲沟炎的常用方法

甲沟炎可通过局部护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甲沟炎通常由指甲修剪不当、感染、外伤等原因引起。 1、局部护理:保持患处清洁干燥是缓解甲沟炎的基础。每天用温盐水浸泡患处10-15分钟,水温控制在40℃左右,可帮助消炎杀菌。浸泡后轻轻擦干,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清洁剂。穿宽松透气的鞋子,减少对患处的摩擦和压迫。 2、药物治疗: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每日涂抹2-3次,可有效控制感染。疼痛明显时可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每次300mg,每日2次,缓解疼痛和炎症。症状较重时,医生可能会开具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每次500mg,每日3次。 3、手术治疗:对于反复发作或严重的甲沟炎,可能需要手术治疗。部分甲切除术是常见的手术方式,医生会切除患侧部分指甲和甲床。甲床整形术则是通过重塑甲床,防止指甲再次嵌入皮肤。手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定期换药,避免感染。 4、预防复发:修剪指甲时避免剪得太短或太圆,保持指甲平直。穿鞋时选择合适尺码,避免过紧或过松。保持足部卫生,每天更换袜子,避免潮湿环境。糖尿病患者更需注意足部护理,定期检查。 5、中医辅助:中医认为甲沟炎多由湿热下注所致,可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外洗。常用方剂有黄连解毒汤,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组成,煎汤外洗患处。艾灸疗法也可辅助治疗,取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每次灸10-15分钟。 甲沟炎的护理需要长期坚持,日常注意足部卫生,选择合适鞋袜,避免外伤。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促进伤口愈合。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