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心胸外科

心脏骤停的表现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脏骤停的表现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心脏骤停的表现主要有意识丧失、呼吸停止、脉搏消失、瞳孔散大、皮肤苍白或发绀。

1、意识丧失

心脏骤停发生时患者会突然失去意识,对外界刺激无任何反应。这种情况通常由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止导致大脑供血中断引起。家属或目击者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同时检查患者呼吸和脉搏情况。心脏骤停后4-6分钟内是抢救的黄金时间,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提高生存概率。

2、呼吸停止

心脏骤停患者会出现呼吸停止或仅有濒死喘息样呼吸。这是由于心脏停止跳动后,肺部无法获得血液供应导致呼吸功能丧失。目击者应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运动,将耳朵贴近患者口鼻感受是否有气流。如确认呼吸停止,应立即开始胸外按压,每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3、脉搏消失

心脏骤停时颈动脉、股动脉等大动脉搏动完全消失。检查脉搏时应使用食指和中指触摸颈动脉,位置在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普通人群检查脉搏可能存在困难,如10秒内无法确认脉搏,应视为心脏骤停立即开始心肺复苏。专业人员可使用听诊器确认心音消失。

4、瞳孔散大

心脏骤停后1-2分钟会出现瞳孔散大且对光反射消失。这是由于脑干缺血导致瞳孔括约肌麻痹所致。瞳孔检查应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进行,用手电筒从侧面照射眼睛观察瞳孔变化。瞳孔散大是脑缺氧的重要体征,但不应作为判断心脏骤停的唯一依据。

5、皮肤苍白或发绀

心脏骤停患者皮肤会迅速变得苍白或出现发绀,尤其在口唇、甲床等部位明显。这是由于血液循环停止后组织缺氧所致。皮肤颜色变化通常在心脏骤停后30-60秒内出现。发现皮肤颜色异常时应立即检查患者意识和呼吸情况,做好心肺复苏准备。

心脏骤停是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目击者应立即启动急救系统并进行心肺复苏。日常生活中应学习基本急救技能,定期参加心肺复苏培训。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体检,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公共场所应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提高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后患者需住院进一步治疗,查明心脏骤停原因并预防复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男性左边胸口隐隐作痛是什么原因

男性左边胸口隐隐作痛可能由a、b、c、d、e等原因引起,xxx可通过a、b、c、d、e等方式治疗。 1、肌肉拉伤:胸部肌肉拉伤是常见原因之一,通常由剧烈运动、姿势不当或长时间重复动作引起。疼痛多为局部性,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治疗可通过热敷、按摩和适当休息来缓解症状。 2、胃食管反流:胃酸反流至食管可能引发胸骨后疼痛,常伴有烧心感。避免高脂、辛辣食物,减少咖啡和酒精摄入,有助于减轻症状。药物治疗包括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 3、肋间神经痛:肋间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可能导致胸部疼痛,疼痛沿肋骨分布,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治疗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缓解疼痛,严重时需进行神经阻滞治疗。 4、心绞痛:心绞痛是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胸痛,通常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左肩、左臂。疼痛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作,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治疗包括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必要时需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5、肺炎:肺部感染如肺炎可能引起胸痛,常伴有咳嗽、发热和呼吸困难。治疗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同时注意休息和补充水分,严重时需住院治疗。 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避免高脂、高糖饮食。运动方面,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护理上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