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二型呼吸衰竭病人吸氧要注意什么

| 1人回答 | 27次阅读

问题描述:
二型呼吸衰竭病人吸氧要注意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原庆
原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主任医师

二型呼吸衰竭病人吸氧需严格控制氧浓度,避免高浓度吸氧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吸氧过程中需监测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并配合无创通气或药物治疗。

二型呼吸衰竭患者因长期二氧化碳潴留,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刺激敏感性降低,主要依赖低氧刺激维持呼吸。此时若给予高浓度氧疗,可能抑制呼吸中枢,加重二氧化碳潴留和酸中毒。通常采用低流量吸氧,氧浓度控制在24%-28%,流量1-2升/分钟。使用文丘里面罩可精确调节氧浓度,避免普通鼻导管供氧浓度不稳定的问题。同时需每4-6小时监测动脉血气,维持血氧饱和度在88%-92%这一目标范围。

对于严重二氧化碳潴留患者,单纯氧疗可能无法改善通气障碍。此时需要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通过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模式促进二氧化碳排出。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注射液,或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吸氧期间需密切观察神志变化,若出现嗜睡、意识模糊等二氧化碳麻醉表现,应立即调整氧疗方案。

患者日常需保持半卧位休息,避免平卧加重呼吸困难。饮食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以减少二氧化碳产生。家属应学会观察呼吸频率、唇甲发绀等情况,定期协助翻身拍背促进排痰。建议配备家用血氧仪监测血氧变化,记录每日氧疗时间和自觉症状,复诊时向医生详细反馈。吸氧装置需每日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细菌性肺炎如何检查

细菌性肺炎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体格检查、肺功能检查等方式诊断。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或CT可观察肺部炎症范围;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评估感染程度;病原学检查如痰培养或血培养,明确致病菌;体格检查通过听诊、叩诊等初步判断肺部病变;肺功能检查评估肺功能受损情况。 1、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是细菌性肺炎的常用检查方法,可显示肺部炎症阴影、实变区域或胸腔积液。对于复杂病例,CT检查能更清晰地观察肺部病变范围及性质,尤其是早期肺炎或合并其他并发症时,CT的敏感性更高。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细菌感染。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升高也是炎症反应的标志。血气分析可评估氧合状态,帮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3、病原学检查:痰培养是明确细菌性肺炎致病菌的主要方法,通过采集患者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指导抗生素选择。血培养在重症患者中尤为重要,可检测是否存在菌血症。 4、体格检查:医生通过听诊可发现肺部湿啰音或呼吸音减弱,提示肺炎可能。叩诊时,若出现浊音,可能提示肺部实变或积液。体温升高、呼吸频率加快等体征也是肺炎的常见表现。 5、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可评估肺炎对肺功能的影响,尤其是慢性肺部疾病患者。通过测量肺活量、呼气峰流速等指标,了解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是否受损。 细菌性肺炎的诊断需结合多种检查方法,早期发现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感染源,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橙子、鸡蛋等,增强免疫力。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有助于改善肺功能。若出现持续发热、咳嗽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