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糖尿病足伤口不愈合怎么治疗

|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糖尿病足伤口不愈合怎么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足伤口不愈合可通过控制血糖、清创处理、抗感染治疗、改善血液循环、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糖尿病足通常由长期高血糖、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局部压力增高等因素引起。

1、控制血糖

持续高血糖会抑制免疫功能并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伤口修复障碍。患者需严格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或二甲双胍片等降糖药物。同步调整饮食结构,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每日主食量控制在200-300克,分5-6次进食。

2、清创处理

坏死组织会阻碍新生肉芽生长并滋生细菌。医疗机构可采用超声清创术或外科器械逐层去除腐肉,暴露健康组织。居家护理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避免使用碘伏等刺激性消毒剂。清创后覆盖银离子敷料或水胶体敷料促进愈合。

3、抗感染治疗

约60%的糖尿病足溃疡伴有细菌感染。临床常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头孢呋辛酯片、盐酸莫西沙星片等抗生素。深部感染需静脉滴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同时需处理足癣等潜在感染源,每日用温水泡脚后彻底擦干趾缝。

4、改善血液循环

血管狭窄会导致伤口区域供血不足。轻中度缺血可使用贝前列素钠片扩张血管,严重者需行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术。患者应避免久坐久站,每日做踝泵运动300次,睡眠时抬高患肢15-20厘米。禁止使用电热毯等局部加热装置。

5、手术治疗

对于深部组织暴露或骨髓炎患者,可能需进行负压封闭引流、皮瓣移植或截趾术。术后需保持术区干燥,定期换药监测愈合情况。所有糖尿病足患者均应穿着定制减压鞋,避免伤口部位重复受压,每月由专业足病师修剪趾甲和胼胝。

糖尿病足患者需建立每日足部检查制度,使用镜子观察足底,发现红肿热痛立即就医。保持适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严格戒烟并控制血压血脂,每3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冬季注意足部保暖,选择全棉透气袜,避免使用热水袋。伤口愈合后仍需持续进行足部护理,预防复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脏引起腹腔积液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心脏引起腹腔积液通常与右心衰竭有关,可能由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心包疾病、心脏瓣膜病、缩窄性心包炎等疾病导致。这些疾病会导致体循环静脉压升高,使液体渗入腹腔形成积液。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长期肺部疾病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负荷加重引发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使肝窦压力增高,淋巴液回流受阻,液体从肝脏表面渗入腹腔。患者可能伴有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治疗需控制肺部感染,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必要时给予地高辛片改善心功能。

2、扩张型心肌病

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导致全心衰竭,右心系统压力升高使腹腔脏器淤血。门静脉高压促使液体漏出,常见腹胀、食欲减退。需限制钠盐摄入,使用螺内酯片联合缬沙坦胶囊减轻心脏负荷,严重时需考虑心脏移植。

3、心包疾病

心包积液或心包增厚限制心脏舒张,静脉回流受阻引发肝淤血。结核性心包炎可能出现低热、盗汗,需抗结核治疗联合心包穿刺。心包切除术可解除机械性压迫,术后使用托拉塞米注射液控制液体潴留。

4、心脏瓣膜病

三尖瓣关闭不全使血液反流增加右心房压力,长期可导致肝脾肿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疼痛,需预防链球菌感染。重度瓣膜病变需行瓣膜置换术,术后使用华法林钠片抗凝。

5、缩窄性心包炎

心包纤维化钙化限制心室充盈,静脉压持续升高导致蛋白漏出。患者常有腹围进行性增大,超声显示心包增厚。需手术剥离心包,术前使用布美他尼片减轻水肿,术后注意电解质平衡。

心脏疾病导致的腹腔积液需长期监测体重和尿量,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3克。适当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避免剧烈运动增加心脏负荷。定期复查肝功能和白蛋白水平,营养不良者可补充乳清蛋白粉。出现呼吸困难或腹围骤增时需立即就医,警惕急性心力衰竭发作。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