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营养饮食 > 食材营养

长期喝豆浆的危害是什么?

|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问题描述:
长期喝豆浆的危害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云霞
陈云霞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豆浆是属寒性的,所以有胃寒,豆浆还会引起嗝气,腹胀等症状,建议胃溃疡,胃炎,肾功能衰弱者少吃或禁吃,因为它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豆浆可以促进骨骼的发育,预防骨质疏松,还可以减少动脉硬化的风险,但是豆类中含有抑制剂和皂角素,含有雌性激素。这些含量对人体是非常不好的,中急性胃炎患者是不宜食用豆制品的,它会刺激胃酸分泌过多,从而加重病情,引起胃胀气,对于女性经常得喝,提高抵抗力延缓衰老,脾胃功能比较虚弱的人,会引起消化不良,可以间断的喝,平时多注意饮食均衡,可以尝试一个星期喝一些粥或者牛奶等。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化验血葡萄糖代表什么

化验血葡萄糖主要用于评估血糖水平,帮助诊断和管理糖尿病及相关代谢疾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是常见的检测指标,分别反映不同时间段的血糖控制情况。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9-6.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则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值为4%-6%。 1、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检测通常在早晨未进食8小时后进行,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和肝脏糖异生功能。空腹血糖升高可能与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或肝脏疾病有关。控制空腹血糖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等方式实现。 2、餐后血糖:餐后血糖检测在进食后2小时进行,反映胰岛β细胞对血糖波动的反应能力。餐后血糖升高可能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减弱有关。控制餐后血糖可通过减少高糖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等方法改善。 3、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无需空腹,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可能与持续高血糖、糖尿病并发症风险增加有关。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可通过规律用药、定期监测血糖等方式实现。 4、血糖波动:血糖波动大可能与饮食不规律、运动不足或药物使用不当有关。血糖波动过大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稳定血糖可通过定时定量进食、适量运动等方法实现。 5、血糖监测意义:定期监测血糖有助于早期发现糖代谢异常,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是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监测血糖可通过家用血糖仪或医院检测完成。 饮食上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全谷物、豆类和蔬菜,避免高糖高脂食物。运动方面推荐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护理上需注意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用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