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3次阅读
新生儿通常需要在出生后4-6个月停止拍嗝,实际时间受到喂养方式、胃部发育、个体差异、疾病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喂养方式母乳喂养的婴儿因吸吮节奏较慢,吞入空气较少,可能比配方奶喂养更早停止拍嗝。
2、胃部发育随着婴儿胃部贲门肌肉逐渐发育成熟,防反流能力增强,多数在4个月后无须拍嗝。
3、个体差异部分消化功能较好的婴儿3个月左右可停止,而早产儿可能需要延长至6个月。
4、疾病因素存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婴儿需持续拍嗝至症状缓解,通常需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
家长可通过观察婴儿进食后是否出现吐奶、哭闹等现象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拍嗝,同时注意保持喂奶后竖抱姿势。
新生儿吃奶时太急可通过调整哺乳姿势、控制奶速、分段哺乳、拍嗝等方式缓解。吃奶过急通常由饥饿感强烈、奶嘴孔径过大、哺乳间隔过长、胃食管发育不成熟等原因引起。
1、调整姿势采用半直立式哺乳姿势,让新生儿头部高于胃部,减少吞咽空气概率。家长需用手托住宝宝颈背部,避免头部后仰。
2、控制奶速母乳喂养时可用手指轻压乳晕控制流速;奶瓶喂养需更换小孔径奶嘴。家长需观察奶液呈滴状而非线状流出为宜。
3、分段哺乳每喂3-5分钟暂停,竖抱轻拍背部后再继续。家长需注意新生儿出现扭头、皱眉等饱腹信号时立即停止喂养。
4、拍嗝排气哺乳间隙及结束后竖抱拍嗝10-15分钟,手掌呈空心状从下往上轻拍。家长需在拍嗝时用毛巾防护衣物避免吐奶污染。
哺乳后保持新生儿右侧卧位30分钟,日常记录吃奶时长与吐奶情况,若频繁呛咳或体重增长缓慢需及时就诊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