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胎位不正可能由羊水过多、子宫畸形、胎盘位置异常、胎儿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胸膝卧位、外倒转术、针灸治疗、分娩体位调整等方式纠正。
1、羊水过多羊水量超过正常范围会导致胎儿活动空间过大,增加胎位不正概率。日常可通过控制饮水量、低盐饮食调节,超声监测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评估。
2、子宫畸形双角子宫、纵隔子宫等结构异常限制胎儿活动。孕前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妊娠期需加强胎心监护,必要时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
3、胎盘位置异常前置胎盘或低置胎盘可能占据胎头下降空间。孕晚期出现无痛性阴道出血需警惕,通过超声明确诊断后需绝对卧床休息。
4、胎儿发育异常脑积水、无脑儿等畸形可能影响胎头衔接。三维超声可辅助诊断,合并严重畸形时需多学科会诊制定个体化处理方案。
妊娠28周后建议每周进行胎位检查,适当散步有助于胎儿自然转位,发现胎位异常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纠正方式。
女性尿路结石多数情况下治疗效果较好,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经皮肾镜取石等。
1、药物排石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可通过药物促进排出,常用药物包括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枸橼酸氢钾钠等,需配合大量饮水。
2、体外碎石适用于1-2厘米的肾盂或输尿管上段结石,通过冲击波将结石粉碎后自然排出,可能需要重复进行。
3、输尿管镜取石针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通过尿道置入内镜直接取出或激光碎石,创伤小且恢复快。
4、经皮肾镜取石适用于大于2厘米的肾结石或复杂结石,需建立皮肤至肾脏的通道进行碎石取石,术后需留置肾造瘘管。
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适当进行跳跃运动帮助小结石排出,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