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小孩牙黄可能由遗传因素、口腔清洁不足、饮食色素沉积、龋齿或牙釉质发育不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加强刷牙、调整饮食、涂氟治疗或专业牙齿清洁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部分儿童因遗传性牙本质发育异常导致牙齿偏黄,家长需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含氟牙膏或进行牙齿美白治疗。
2、口腔清洁不足刷牙不彻底导致牙菌斑堆积,家长需监督孩子使用软毛牙刷每天刷牙两次,配合儿童含氟牙膏如氟化钠牙膏、单氟磷酸钠牙膏等。
3、饮食色素沉积频繁摄入含色素饮料或食物会导致外源性着色,建议家长减少孩子接触浓茶、果汁等,餐后及时漱口,必要时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洁。
4、牙釉质病变可能与龋齿、釉质发育不全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黄斑或粗糙面,需就医进行涂氟、窝沟封闭等治疗,药物可选氟化泡沫、氟保护漆等。
日常注意限制高糖饮食,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发现异常牙色变化应及时就诊儿童口腔科。
新生儿哭闹不睡觉可能由生理性饥饿、环境不适、肠胀气、牛奶蛋白过敏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改善睡眠环境、腹部按摩、更换特殊配方奶粉等方式缓解。
1. 生理性饥饿新生儿胃容量小需频繁喂养,饥饿时会出现哭闹拒睡。建议家长按需哺乳,母乳喂养每2-3小时一次,配方奶喂养需严格按比例冲调。
2. 环境不适室温过高过低、衣物过紧、尿布潮湿等会引发不适哭闹。保持室温24-26℃,选择纯棉透气衣物,每2小时检查尿布并及时更换。
3. 肠胀气可能与吞入空气、乳糖不耐受有关,表现为哭闹时双腿蜷缩、腹部膨隆。家长可做顺时针腹部按摩,喂奶后竖抱拍嗝,乳母需避免进食产气食物。
4. 牛奶蛋白过敏配方奶喂养婴儿可能出现呕吐、血便伴哭闹。需更换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配方粉,母乳喂养母亲应回避牛奶及制品。
若持续哭闹超过3小时伴随发热、呕吐等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诊儿科排除肠套叠、颅内出血等急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