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跟腱炎和腱膜炎有什么区别

|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问题描述:
跟腱炎和腱膜炎有什么区别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徐海林
徐海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跟腱炎和腱膜炎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和病理特征。跟腱炎特指跟腱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腱膜炎则泛指肌腱周围滑膜组织的炎症性疾病。

1、发病部位

跟腱炎发生在连接腓肠肌与跟骨的跟腱部位,常见于运动时反复牵拉损伤。腱膜炎可发生于全身任何肌腱附着处,如手腕部腱鞘、肩袖肌腱等,病变范围更广泛。两者均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但跟腱炎疼痛多集中于足跟后上方,腱膜炎疼痛位置因发病部位而异。

2、病理特征

跟腱炎以肌腱纤维退行性变为主要病理改变,可能伴随钙化或微小撕裂。腱膜炎则突出表现为腱鞘滑膜层充血水肿,严重时出现纤维蛋白渗出。超声检查可明确鉴别,跟腱炎显示肌腱增粗回声不均,腱膜炎可见腱鞘积液或滑膜增厚。

3、诱发因素

跟腱炎多由突然增加运动强度、穿不适鞋具等机械性刺激引起。腱膜炎常见于重复性劳动、风湿性疾病或细菌感染。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跟腱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则多见腱膜炎发作。

4、治疗差异

跟腱炎急性期需采用冰敷制动,慢性期可行离心训练促进修复。腱膜炎需针对病因治疗,感染性需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胶囊,风湿性需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两者均可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但腱膜炎更需配合滑膜切除术等外科干预。

5、康复预后

跟腱炎康复期约3-6个月,过早恢复运动易复发。腱膜炎预后取决于原发病控制,非感染性通常2-4周缓解。跟腱炎可能遗留肌腱钙化,腱膜炎可能造成肌腱粘连,均需持续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

建议患者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运动前后充分热身拉伸。选择缓冲性能好的运动鞋,控制体重减轻肌腱负荷。出现持续疼痛时及时就医,禁止自行注射药物或过度按摩。康复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逐步恢复运动强度。定期复查超声评估肌腱愈合情况,必要时进行肌力测试调整康复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打哈欠两边骨头响是怎么回事

打哈欠时两边骨头响可能由关节润滑不足、关节结构异常、肌肉紧张、关节炎症、关节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按摩、关节活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关节润滑不足:打哈欠时下颌关节活动频繁,若关节腔内润滑液分泌不足,关节面摩擦增大,容易产生响声。可通过增加水分摄入、适当补充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猪蹄、鸡爪等改善关节润滑。 2、关节结构异常:下颌关节结构异常如关节盘移位、关节囊松弛等,可能导致打哈欠时骨头响。可通过口腔科医生进行关节复位或佩戴矫正器治疗。 3、肌肉紧张:长期紧张或不良姿势可能导致下颌周围肌肉紧张,影响关节活动。可通过热敷、按摩、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 4、关节炎症:下颌关节炎如颞下颌关节炎,可能导致打哈欠时骨头响。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每日两次、双氯芬酸钠肠溶片50mg每日三次,或局部涂抹扶他林软膏缓解炎症。 5、关节损伤:外伤或长期过度使用可能导致下颌关节损伤,产生响声。可通过关节镜手术或开放性手术修复损伤关节,恢复关节功能。 日常生活中,建议保持良好姿势,避免长时间单侧咀嚼或张口过大。适当进行下颌关节活动训练,如缓慢张口闭口、左右移动下颌等,增强关节灵活性。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有助于骨骼健康。若响声持续或伴有疼痛,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