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胃反酸烧心可能由饮食不当、肥胖、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疝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体位管理、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饮食不当过量进食辛辣、油腻或酸性食物会刺激胃酸分泌,建议减少咖啡、巧克力、薄荷等食物的摄入,少食多餐,避免睡前两小时进食。
2、肥胖腹压增高会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减轻体重有助于缓解症状,可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度运动实现,避免穿紧身衣物增加腹压。
3、胃食管反流病可能与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胃排空延迟有关,典型表现为胸骨后灼痛、反酸,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或铝碳酸镁等黏膜保护剂。
4、食管裂孔疝因膈肌食管裂孔扩大导致胃部疝入胸腔,常伴嗳气、吞咽困难,轻症可用雷尼替丁等H2受体拮抗剂控制,严重者需进行胃底折叠术等外科修复。
日常睡眠时可抬高床头15-20厘米,避免右侧卧位,戒烟限酒,若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或出现吞咽疼痛、体重下降需及时消化内科就诊。
切除肠子是否属于大手术需根据切除范围、手术方式和患者基础情况综合判断,多数情况下属于中等至大型手术。
1、切除范围部分小肠或结肠切除属于中等手术,全结肠切除或联合多器官切除则属于大型手术,术后恢复时间差异较大。
2、手术方式腹腔镜微创手术创伤较小,开腹手术创伤较大,急诊手术风险高于择期手术,不同术式对手术分级有直接影响。
3、患者状态年轻体健患者耐受性较好,老年合并基础疾病患者手术风险显著增加,术前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等指标。
4、术后影响短肠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可能导致长期营养障碍,部分患者需终身肠外营养支持,这类情况手术分级相应提高。
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饮食过渡,逐步从流质过渡到低渣饮食,定期复查评估营养状况和吻合口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