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输尿管结石不排便的原因是什么?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输尿管结石不排便的原因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青
李青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输尿管结石不排便可能与结石阻塞、神经反射抑制、疼痛应激、药物副作用、肠道压迫等因素有关。输尿管结石通常由代谢异常、尿路感染、尿路梗阻等原因引起,可表现为腰痛、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

1、结石阻塞

输尿管结石可能阻塞输尿管,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引起肾盂内压力增高。这种压力变化可能通过神经反射抑制肠道蠕动,导致排便困难。患者可能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治疗需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输尿管镜取石术解除梗阻,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栓、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排石颗粒等药物辅助治疗。

2、神经反射抑制

输尿管与肠道存在神经反射联系,结石刺激可能通过内脏-内脏反射抑制结肠蠕动功能。这种神经反射可能导致肠内容物通过减慢,出现便秘症状。患者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可通过热敷缓解痉挛,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开塞露等通便药物。

3、疼痛应激

输尿管结石引起的剧烈疼痛可能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胃肠蠕动减弱。这种应激反应会使肠道分泌减少、蠕动减慢,造成排便困难。患者常伴有面色苍白、出汗等表现。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曲马多缓释片等镇痛,同时保持适当水分摄入。

4、药物副作用

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部分药物可能影响肠道功能,如解痉药山莨菪碱片可能抑制肠蠕动,阿片类镇痛药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可能导致便秘。这些药物副作用可能加重排便困难。患者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口干、腹胀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使用莫沙必利片、多潘立酮片等促胃肠动力药。

5、肠道压迫

较大的输尿管结石或合并肾积水时,可能通过解剖位置关系直接压迫邻近肠道,特别是左侧输尿管结石可能影响乙状结肠。这种机械性梗阻可导致排便不畅。患者可能感到下腹坠胀、排便不尽感。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结石位置,严重时需手术解除梗阻。

输尿管结石患者应保持每日2000-3000毫升水分摄入,适量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香蕉等,避免高草酸食物。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出现持续不排便超过3天或伴有剧烈腹痛、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发生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监测结石排出情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素偏高可以吃羊肉吗

尿素偏高一般可以适量吃羊肉,但需结合肾功能情况调整摄入量。尿素偏高可能与肾功能异常、高蛋白饮食、脱水等因素有关,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

偏高时,羊肉作为优质蛋白来源可适量食用,但需控制单次摄入量在50-100克,每周不超过2-3次。羊肉富含血红素铁和维生素B12,有助于改善贫血,但其蛋白质代谢会增加肾脏负担。建议选择清炖、蒸煮等低脂烹调方式,避免烤制或煎炸。同时需搭配足量蔬菜水果,如西蓝花、苹果等,帮助维持酸碱平衡。每日总蛋白摄入量应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范围内,优先选择鱼肉、鸡胸肉等白肉交替食用。

若存在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倾向,需严格限制羊肉摄入。此时蛋白质代谢产物可能加重氮质血症,导致血肌酐和尿素进一步升高。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皮肤瘙痒等尿毒症前期症状,需采用低蛋白饮食配合复方α-酮酸片等药物。对于透析患者,应在营养师指导下计算精确的蛋白质补充量,必要时选用肾病专用营养粉补充必需氨基酸。

建议定期监测血尿素氮、肌酐等指标,根据检查结果动态调整饮食方案。日常注意保持每日尿量在1500毫升以上,避免剧烈运动后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若出现水肿、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由肾内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启动肾脏替代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