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宝宝脚心手心发烫并且头部发烧怎么办

|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宝宝脚心手心发烫并且头部发烧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宝宝脚心手心发烫且头部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观察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该症状可能由感染性发热、积食、脱水、幼儿急疹、中暑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宝宝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水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可配合退热贴敷于额头,每4小时更换一次。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

2、调整饮食

暂停添加新辅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南瓜泥等半流质食物。减少高蛋白食物摄入,避免加重胃肠负担。哺乳期母亲需保持清淡饮食,限制辛辣刺激食物。积食引起的发热可配合小儿推拿按摩腹部。

3、补充水分

每半小时喂食10-20毫升温水,观察排尿量和颜色。可适当补充口服补液盐散预防脱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母乳喂养需增加喂养频次,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稀释奶液浓度。

4、观察症状

记录发热时间、温度变化及伴随症状,如出现皮疹、抽搐、持续嗜睡需立即就医。病毒感染引起的幼儿急疹通常发热3-4天后出现玫瑰色皮疹。中暑患儿可能伴随皮肤干燥、呼吸急促等表现。

5、及时就医

体温持续超过39摄氏度或发热超过72小时,需进行血常规检查。细菌感染可能需要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惊厥发作需使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

保持室内温度24-26摄氏度,每日通风2-3次。发热期间减少衣物包裹,选择纯棉透气材质。体温正常后24小时内避免洗澡,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出现意识模糊、呼吸费力、皮肤瘀斑等危重症状时须急诊处理。退热药物使用间隔不少于4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避免联合使用不同退热成分药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呼吸衰竭患者可出现哪些酸碱紊乱

呼吸衰竭患者可出现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混合性酸碱紊乱。 1、呼吸性酸中毒:呼吸衰竭患者因通气功能障碍,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血液中碳酸浓度升高,pH值下降。治疗需通过改善通气功能,如使用无创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必要时给予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2、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能因缺氧导致乳酸堆积,或因肾功能不全导致酸性代谢产物无法排出。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如改善氧合、纠正休克,必要时静脉注射碳酸氢钠。 3、呼吸性碱中毒:部分患者因过度通气导致二氧化碳排出过多,血液中碳酸浓度降低,pH值升高。治疗需调整呼吸机参数,避免过度通气,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4、代谢性碱中毒:患者可能因呕吐、利尿剂使用等导致酸性物质丢失过多。治疗需纠正电解质紊乱,如补充氯化钾,必要时使用酸性药物如盐酸精氨酸。 5、混合性酸碱紊乱:呼吸衰竭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多种酸碱失衡,如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处理,如调整呼吸机参数、纠正电解质紊乱、使用药物等。 呼吸衰竭患者的酸碱紊乱需通过监测血气分析、电解质水平等指标进行诊断和治疗。饮食上应保证营养均衡,避免高盐高脂食物;运动方面应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适度活动,避免过度劳累;护理上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