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小儿遗尿的病因与病机是什么

|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遗尿的病因与病机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遗尿通常由遗传因素、膀胱功能发育延迟、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心理因素及泌尿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发病机制涉及夜间尿量过多、膀胱容量不足及觉醒功能障碍等。

1、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遗尿病史的儿童发病概率较高,可能与控制排尿的神经发育相关基因有关。这类患儿通常无须特殊治疗,随着年龄增长症状可能自行缓解。家长需避免过度责备,可通过记录排尿日记帮助医生评估。

2、膀胱功能发育延迟

部分患儿膀胱肌肉与神经协调性未达同龄水平,导致储尿功能受限。表现为夜间排尿次数多、单次尿量少。可通过膀胱功能训练改善,如定时排尿、中断排尿练习等,严重时需配合药物治疗如盐酸奥昔布宁片。

3、抗利尿激素节律异常

正常夜间分泌增加的抗利尿激素若分泌不足,会导致夜间尿量过多。此类患儿晨尿渗透压常偏低,可遵医嘱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片调节激素水平,同时限制睡前饮水量。

4、心理社会因素

家庭冲突、入学适应等压力可能诱发或加重遗尿,患儿常伴有焦虑、自卑等情绪。需家长通过正向激励改善心理状态,必要时进行行为疗法,严重者可联合使用盐酸丙米嗪片等药物。

5、器质性疾病

泌尿系感染、隐性脊柱裂或糖尿病等疾病可能导致继发性遗尿,常伴随尿频尿急、腰骶部皮肤异常等症状。需通过尿常规、脊柱MRI等检查确诊,针对原发病治疗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控制感染。

家长应建立规律作息,晚餐后限制液体摄入,睡前排空膀胱。使用防水床垫保护患儿自尊心,避免惩罚性教育。若5岁以上儿童每周遗尿超过2次或伴随日间症状,建议尽早就诊儿科或泌尿外科,通过排尿日记、超声检查等明确病因后制定个体化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鼻炎和腺样体肥大的区别

鼻炎和腺样体肥大是两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尽管症状相似,但病因、表现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鼻炎通常由过敏、感染或环境刺激引起,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腺样体肥大则多见于儿童,因腺样体组织增生导致鼻咽部阻塞,表现为打鼾、张口呼吸、睡眠障碍等。鼻炎的治疗包括抗过敏药物、鼻喷激素和避免过敏原;腺样体肥大在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腺样体。 1、病因不同:鼻炎主要由过敏原、病毒感染或环境刺激引起,如花粉、尘螨、冷空气等。腺样体肥大则与反复感染、遗传因素或免疫反应有关,常见于儿童。鼻炎的治疗以药物为主,腺样体肥大在严重时需手术干预。 2、症状表现:鼻炎患者常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和鼻痒,症状多为间歇性。腺样体肥大患者则表现为持续性鼻塞、打鼾、张口呼吸和睡眠障碍,严重时可能影响面部发育。 3、发病人群:鼻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成人较为常见。腺样体肥大多见于3-10岁儿童,随着年龄增长,腺样体可能逐渐萎缩,但部分患儿症状持续。 4、诊断方法:鼻炎可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过敏原测试确诊。腺样体肥大需通过鼻咽镜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如X线或CT明确腺样体的大小和位置。 5、治疗方式:鼻炎的治疗包括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鼻喷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和避免过敏原。腺样体肥大在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进行腺样体切除术,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刮除术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日常护理中,鼻炎患者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接触过敏原,定期清洗鼻腔。腺样体肥大患儿需加强营养,增强免疫力,避免反复感染。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有助于缓解症状。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