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神科 > 精神病科

有抑郁症,一减药量就心慌憋闷怎么办

| 1人回答 | 93次阅读

问题描述:
抑郁症服药两年,现在想逐步减量到停药,可是我这一减量就会出现心慌,憋闷,我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郭贤青
郭贤青 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 副主任医师
考虑是药物减量过程中引起的副作用,可以更缓慢的减药来控制长时间服用抗抑郁的药物会导致肢体震颤等副作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身疾病的界定条件是什么

心身疾病是指由心理因素引发或加重的躯体疾病,其界定需同时满足心理因素与躯体症状存在明确关联、排除单纯器质性病变、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三个核心条件。典型心身疾病包括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神经性皮炎等。

1、心理-躯体关联

心理因素需被证实直接参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如长期焦虑诱发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腹痛腹泻,或重大生活事件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临床常用心理量表评估情绪状态与症状发作的时间关联性,部分患者存在特定心理特征如述情障碍或灾难化思维模式。

2、排除器质病变

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等手段确认无明确组织结构异常。例如反复胸痛患者冠脉造影显示血管正常,但存在过度换气综合征;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胃镜检查未见溃疡却持续存在早饱感。需注意与躯体形式障碍鉴别,后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生理机制。

3、症状持续存在

躯体症状需持续超过3个月或呈周期性复发,且对常规生物医学治疗反应不佳。如紧张性头痛患者每月发作超过15天,或湿疹患者在压力情境下皮损反复加重。症状严重程度往往与心理应激水平呈正相关,生物反馈治疗可能改善症状。

4、多系统受累特征

常见累及自主神经调节的器官系统,如心血管系统出现心悸胸闷,呼吸系统表现过度换气,皮肤系统发生神经性皮炎。部分患者存在症状转换现象,如焦虑发作时从头痛转为腹痛,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对感觉信号的异常调控。

5、治疗双重性

有效干预需同时包含心理治疗与躯体症状管理。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疾病错误认知,放松训练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必要时联合使用调节神经递质药物如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伴发抑郁,或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缓解焦虑相关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心身疾病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练习正念呼吸等减压技巧。饮食选择富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等食物帮助稳定情绪,避免摄入过量咖啡因。建议记录症状日记追踪心理-躯体反应模式,定期复诊评估治疗依从性。当出现新发躯体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寻求心身医学科或临床心理科专业评估。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