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输尿管结石手术风险较小,多数情况下属于微创手术。手术风险主要与结石大小、位置、患者基础疾病、手术方式等因素有关。
1、结石因素结石体积较大或位置特殊可能增加手术难度,导致输尿管黏膜损伤概率升高。
2、基础疾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术后感染风险相对增加,需要提前控制指标。
3、手术方式输尿管镜取石术可能出现输尿管穿孔,经皮肾镜取石术存在出血风险,但发生率均较低。
4、术后护理未及时拔除双J管可能导致尿路感染,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并保持充足饮水。
术后建议多饮水促进排石,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适当运动帮助残余结石排出,出现发热或血尿加重需及时复诊。
尿结石通过B超检查通常可以明确诊断,B超对尿路结石的检出率较高,尤其适用于肾结石和膀胱结石。
1、检查原理B超利用超声波反射成像,能清晰显示结石的高回声影及后方声影,对X线透光的尿酸结石也具有诊断价值。
2、检出效果肾盂和膀胱内结石检出率超过90%,但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可能受肠道气体干扰而漏诊,需结合其他检查。
3、检查优势无辐射、可重复进行,能同时评估肾积水程度,适用于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的结石筛查。
4、检查局限对小于3毫米的微小结石或肥胖患者可能存在假阴性,必要时需联合CT尿路造影确诊。
检查前建议适度憋尿以提高膀胱结石检出率,发现结石后应根据大小和位置选择药物排石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