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儿童发热伴恶心可能由急性胃肠炎、上呼吸道感染、食物中毒、肠系膜淋巴结炎等疾病引起,家长需警惕脱水及并发症。
1. 急性胃肠炎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胃肠黏膜炎症,常见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家长需补充口服补液盐,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益生菌、消旋卡多曲。
2. 上呼吸道感染咽部炎症刺激迷走神经引发反射性恶心,多伴随咳嗽、鼻塞。建议家长保持空气湿润,可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布洛芬混悬液、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
3. 食物中毒进食变质食物后2-6小时出现症状,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家长需暂停固体饮食,必要时遵医嘱用头孢克肟颗粒、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
4. 肠系膜淋巴结炎呼吸道感染后继发腹部淋巴结肿大,表现为脐周痛伴低热。超声检查可确诊,治疗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布洛芬、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为主。
患儿应保持清淡饮食如米汤、苹果泥,避免油腻食物,体温超过38.5℃或持续呕吐需及时儿科就诊。
小儿支气管炎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液护理、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高烧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气道高反应性、继发肺炎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避免酒精擦浴。保持室温适宜,减少衣物包裹帮助散热。
2、药物退热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退热栓剂。体温超过38.5℃时需干预,避免重复用药。
3、补液护理少量多次喂温水或口服补液盐,观察尿量防止脱水。母乳喂养婴儿需增加哺乳频率。
4、就医评估持续高热超过24小时、出现呼吸急促或精神萎靡时,需急诊排除肺炎等并发症。医生可能建议血常规或胸片检查。
患病期间保持空气湿润,避免接触冷空气及二手烟,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蔬菜泥等流质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