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新生儿脓疱疮可能由皮肤屏障脆弱、护理不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B族链球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皮肤屏障脆弱:新生儿表皮角质层薄,皮脂分泌少,易受外界刺激导致皮肤破损。建议家长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使用碱性洗剂。
2、护理不当:过度包裹、汗液刺激或尿布更换不及时可诱发皮损。家长需保持室温适宜,选择透气棉质衣物,每2-3小时检查尿布情况。
3、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与母婴接触传播或环境消毒不彻底有关,表现为脓疱周围红晕明显。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
4、B族链球菌感染:多与产道垂直传播相关,常伴发热或喂养困难。需住院接受青霉素、头孢曲松等静脉抗生素治疗,严重时需进行脓液引流。
家长发现脓疱应避免自行挑破,哺乳前需清洁双手,患儿衣物应单独煮沸消毒,出现发热或脓疱扩散须立即就医。
小儿支气管炎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液护理、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高烧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气道高反应性、继发肺炎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避免酒精擦浴。保持室温适宜,减少衣物包裹帮助散热。
2、药物退热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退热栓剂。体温超过38.5℃时需干预,避免重复用药。
3、补液护理少量多次喂温水或口服补液盐,观察尿量防止脱水。母乳喂养婴儿需增加哺乳频率。
4、就医评估持续高热超过24小时、出现呼吸急促或精神萎靡时,需急诊排除肺炎等并发症。医生可能建议血常规或胸片检查。
患病期间保持空气湿润,避免接触冷空气及二手烟,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蔬菜泥等流质食物。